將槊桿截成一米有余長短,兩端削齊修圓,再以黑膠融化封口,避免開裂。
然后將較細那一端塞進隕鐵柳葉刀底部那個天然的窟窿里,用拓木條為楔子較緊,然后以黑膠填充,不留一絲縫隙,一把長把樸刀就算大功告成。
這樣的槊桿,肯定比不上古法兩年才能制作出來的上品,但是黑膠效果遠超古法使用的生漆,卻也能填補不足。
總的來說不如上品槊桿,但是相差不會太多。
黃迪雙手握住柳葉樸刀,施展了八卦大刀的招式,很是趁手,心中歡喜非常,如同小孩得了心愛的玩具,愛不釋手的耍了一會兒。
用手指丈量長短,刀把加上刀柄,差不多一米三六左右,遠近適宜。
憑著這把能刮胡子的鋒利樸刀,黃迪有信心一刀砍掉那些身高一米四左右,身體芥小的野人腦袋,且不會怎么費力。
累也沒有吃午飯,一整天都在編織藤甲,她的巧手編織速度很快,到了晚上,已經完成了藤甲的編制,此時此刻,正在用剩余的細藤條編制一面藤甲盾牌,這是黃迪要求的。
沒辦法,剩下的軟藤條已經不夠制作另一套藤甲,而黃迪也沒時間再浸泡一套原料出來,那么就弄個夠大的圓盾,作為累的防身工具,反正也沒指望她能上戰場。
累制作的很仔細,聚精會神,眼睛閃著光。
侍弄了一天,也不見她喊累,顯然是心中對編織有著無以倫比的興趣。
黃迪也在興頭上,玩耍了一會樸刀,把編織好的藤甲再次扔進桐油內浸泡,讓其松緊自調,混入一體。
這次浸泡后,再陰干,藤甲才算大功告成。
累還在工作,黃迪也沒有睡意,當下便開始用拓木制作長弓。
相對于槊桿和藤甲,長弓這遠程冷兵器,反而是里面最容易制作的。
黃迪只需要一根一根的增加長的拓木條,試出最適合自己力氣的弓背,然后以巨齒鯊的筋做弓弦連接好,便算完成了大概。
握把之處,用黑膠融化包裹,柔軟粗細適度。
這玩意兒可不是越是強弓越好,而是最適合自己力氣的才完美。
黃迪使用的,是典型的古代長弓制作理念,弓背足有一米半左右。
長而堅韌的柘木條被他精心疊加,讓弓背由中間向著兩端逐漸變細,然后用融化的黑膠粘合起來,兩端更是用厚厚的黑膠包裹。
然后在兩端的兩個黃金分割點上,以巨齒鯊的筋纏綁,增加弓背的穩定性,避免長時間使用后變形。
古代長弓,一般用紫衫,樹質堅硬不易變形,但是彈性等各方面比之拓木根本不在一個檔次。
拓木是古時候將軍使用的神臂弓的原料,可謂是弓背極品原材料。
神臂硬弓一米半的長弓射程可以達到365.8米,有效射程接近兩百米,可謂是古代戰場上狙擊槍的存在。
黃迪用一早弄好的,接近一米長的拓木樹枝制作的羽箭。
這根羽箭只是前面削尖,后面以桐油浸泡的,形狀規整的樹葉為箭羽。
規整的樹葉做箭羽,準確度要比粗加工的鳥類羽毛強上很多。
黃迪彎弓撐滿,羽箭瞄準一根椰子樹,“嗖”的一下激射而出。
就聽“噗”的一聲,箭矢帶著一縷風聲,瞬間貫入椰子樹內。
走進拔出來一看,入木差不多七八公分深度,這樣的殺傷力,面對衣不蔽體的原始人,絕對可以做到一擊必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