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們看來,能夠引來天火的人,那就是巫覡,因為那是巫覡專有的能力。
黃迪也懶得和他們解釋一番自己當年圣的論調,他算是看明白了,解釋不解釋沒啥區別,說得再明白,他們也未必聽得明白。
總之,讓他們把自己當巫覡供著,暫時來說不是什么壞事。
倒是彤魚,到底是大部落出來的人,見到黃迪用火石生火,眼露驚訝,但是卻沒有達到非常震撼的程度。
“彤魚曾經見過巫覡引天火,方式各不相同,但是如同您這般以石取火,還是第一次見。”
黃迪嘿嘿一笑,也沒過多解釋。
心話:
“那些巫覡能用什么法子取火?也無非就是鉆木取火一途罷了!”
用在角部帶來的陶甕煮了干肉和野菜,灑了一些鹽巴。
等湯燉熟的時間,黃迪用刀砍了幾根垂柳枝條回來。
用農村編筐的手法,很快就弄了一個粗糙的簍子。
這是他小時候就會的技巧,專門用來捉魚。
小時候不敢用家里的土藍掏魚,怕浸水弄壞了挨揍,于是就自己學會了編簍子。
這簍子撈河里的魚,那是相當方便好用的。
黃迪拎著簍子來到河邊,在一幫人奇怪眼神的注視下,把簍子伸到河邊的水草下。
河岸這些有石頭的地方,還有半沁水的草根下方,就是常說的魚窩所在。
其實也就是魚常會聚集的地方。
一簍子下去,直接弄上來三條兩指寬的小魚,色黑圓滾滾,看起來很像是老頭魚。
黃迪直接扔到篝火旁,道:
“誰會制魚?”
彤魚忙道:
“我善制魚!”
黃迪高興道:
“妥了,那便交給你了!我繼續捉!”
捉魚和釣魚一樣,都有癮。
黃迪更是癮頭不小。
拎著柳條簍子河岸上下跑了幾圈,弄上來十幾尾大小不一的魚來。
有黑魚,鯽魚,老頭魚,還有一種很像秋刀魚的淡水魚,也不知是什么品種。
這個年代的大自然,物產豐富到令人發指。
其實,只要學會如何生存,這個年代,大自然完全可以把這些人口養活的白白胖胖。
彤魚肯定是個不缺食物的人。
因為黃迪弄上來魚以后,這丫頭竟然把甕里的肉干撈出來,直接扔炭火里,一點沒有心疼的意思。
幸好野菜要等肉熟才下甕,否則怕是野菜也被她倒掉。
重新刷好了陶甕,換上掏去內臟的鯽魚,直接先下姜根與山蔥同燉。
這樣可以把鯽魚的腥味完全去掉。
等到水翻開,湯色見點滴乳白后,再加入其他各種野菜,不使野味丟失。
黃迪掏弄夠了后,回到篝火邊時,彤魚正在用樹枝穿著黑魚和老頭魚在旋轉燒烤。
她用鹽很講究,都用身上一塊好像玉石的東西碾碎了,很小心的撒上去。
那魚身上黃油烤的冒出來,但是偏偏沒有一處燒焦,真算是燒烤界的妙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