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迪一看它那模樣,真心氣不打一處來。
也不管鹽水不鹽水的了,拎著樸刀就沖過去。
他是想好了,一刀劈了丫的,先解了氣再議。
黃迪這面一追,那白鹿嚇的立馬跳跑開去,把那綁在黃迪手腕上的繩子拉的繃緊溜直。
可能是白鹿用勁大了,也是這山坡歪斜,黃迪在這白鹿一跳一縱之下,腳下一滑,身上一歪,直接一屁股摔倒在石坡上。
下意識的用手杵地,避免傷到腰椎,當下就感覺手下濕乎乎滑膩膩。
他急忙把手拽回來,翻手掌一看,手掌上都是水,低頭一看,自己正坐在一攤水上。
“誒!你特么尿尿陷害勞資!”
黃迪下意識的認為,這就是白鹿的尿。
他是真怒了,揚起樸刀就要投出去,但就在揚手的一瞬間,他突然腦海內靈光一閃:
“不對啊!這是白鹿方才舔食的地方,它沒有在這里撒尿,它的口水也絕沒有這么多,那么這些水是哪來的?”
黃迪的眼神開始放光。
幾乎毫不遲疑的用手掌在屁股下面濕漉漉的地方使勁摸了一把,然后用舌頭舔嘗自己的掌心。
“哈哈!哈哈哈!咸的!咸的!啊!是鹵水!這是露天石鹽礦脈啊!”
“神話果然比李冰的科學靠譜,哈哈!”
這一瞬間,黃迪緊繃的內心一下松了開來。
有鹽了,那么最主要的第一道難關就過去了!
總算沒有讓跟著自己的人受苦,世界上,還有什么是讓親近自己,相信自己的人快樂,更幸福的事情呢!
他躺在那濕漉漉的地方,看著藍天,不住的傻笑。
別看他一直表現的很輕松,沒事就喝茶,其實他的內心里,別任何人都要緊張,也更加疲累。
飛羅尋鹽泉失敗時,他就好像被現實的石錘砸在了夢想上,差點崩潰了他的未來,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想到利用鹿與鹽的傳說,死馬權當活馬醫。
那是個很簡單的故事,記載于《輿地紀勝》,相傳古時袁氏地,有一白鹿經常往來與一塊石山上下,獵人逐鹿與石山下之山洞內。
見白鹿舔食洞內巖壁上之滲水,那滲水便是咸水,后鑿以成泉,便是赫赫有名的白鹿泉。
這個故事版本頗多,若是詳說,有著不少的神怪之意。
黃迪去蕪存菁,只思索這故事最根本之處。他相信,這世界上,任何民族的任何傳說,都不會是空穴來風,必有其源。
這個故事,可能就是闡述了草食動物與鹽之間的關系。
也正是思索至此,他才有了“逐鹿尋鹵”的想法。
他幾天來,只給十一只鹿吃樹葉,不曾摻加一絲鹽料,而且給了大量的清水,目的就是要消耗這十一只鹿體內的鹽分。
山中草食動物,都有自己補鹽的辦法和途徑,它們雖然不像人一樣,需要大量的鹽,但是鹽也依舊是它們新陳代謝,調節細胞滲透壓以及神經傳遞不可或缺之物。
不出黃迪所料,這十一只鹿很快都出現了食欲不振,大量出汗脫水,不排便,疲軟等缺鹽的癥狀。
這個時候,出于動物自我保護的天性,它們一旦離開牢籠,一定會盡快的趕去能夠補充鹽分的地方。
黃迪的計劃,也正是如此。
事實證明,他成功了,不但找到了鹽,而且還是最優的天然石鹽伴鹵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