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丹砂下有金,說的是造山型金礦,這種金礦必定伴生砷汞之物,丹砂便是硫化汞,故此地表現丹砂,其下大多有馬蹄金。
這些口訣都很簡短,哪怕不是用心,也能記住個差不離,黃迪此時,便是要利用這些口訣尋找礦脈。
當然了,他心里也沒底,畢竟只有理論,還沒有實踐過。
司羿部十名戰士外加武羅,除了攜帶武器外,每個人還拿了一把小鐵鍬,一來是方便挖土挖坑,二來,帶著這些鐵鍬,一旦遇到磁鐵礦,也不至于錯過。
黃迪帶著十一人五只狗行走在山脈間,他們一路向南而行。
黃迪選擇向南走,是因為秦嶺的輪廓為南部平緩,北部陡峭,故此南面行走山間更容易一些。
秦嶺的這種結構,也就造成了北部陡峭山崖能夠很有力的阻擋北來寒流,但是卻能讓南部溫暖潮濕的氣流順著緩坡深入秦嶺內部。
加上全球大暖期的年代,所以這往南走的山林內,多是些闊葉常綠樹種,就好像身在溫熱帶的風景內,但是卻沒有溫熱帶的那種悶熱潮濕,有的只是清涼的干爽,可謂完美至極。
向北也舒坦,但是秦嶺北坡沒有闊葉林,多是油松,卿干柳,核桃桑葚等北方樹種。同樣是有著北方森林的高大雄偉,但是卻沒有北方環境的干燥和酷寒。
幾個人腳程并不快,既然是尋找,那么就是緩慢而仔細的活計。
黃迪不時的用手中鐵鍬在一些黑色或者褐色的巖石上試探著,就盼著能碰到磁鐵,那樣最起碼能找到銅金。
五只小狗可就沒那么乖了,它們嫌棄黃迪等人走得慢,一路上便兜兜轉轉,來回跑動。
忽而鉆進樹林里,追著蝴蝶亂跑亂叫,忽而叼著一只兔子或者沙雞跑到黃迪身邊邀功。
也是這絲毫未被開發的大秦嶺物資太過豐富,一路上礦脈沒尋到,幾個人也沒心思打獵,但是吃喝卻毫不發愁,五只小狗便搞定了肉食。
游山玩水一整天,毫無發現,倒是烤肉吃了不少。
日頭西斜,黃迪命人原地安營,并不回蓮花峰。
若總是來回,時間耽誤太多。
黃迪堅持向南走,一來是路好行走,二來也是因為山海經之中的一句話。
“南山,上多丹粟。”
山海經里的南山,便是秦嶺南坡一帶的描述。
而所謂丹粟,就是赤紅色的沙土,至于是丹砂還是風化赭石便不得而知了。
不過,無論是哪一種,都注定會有相對伴生的金屬礦脈。
黃迪也不介意真的用黃金打造武器。
軟是軟了點,大不了做成彈丸,用彈弓射出去,反正夠重量。
營地挨著一條清溪,旁邊不遠處是一片竹林,青翠盎然。
竹林內,杜鵑鳥啼時時傳來,甚至在營地帳篷前張望,能看見杜鵑鳥那血紅血紅的喙口。
“獸多猛豹,鳥多尸鳩”這也是山海經對秦嶺南坡的形容。
所謂尸鳩,便是杜鵑鳥,并不是人們常說的腐肉禿鷲。
古人用尸字,最早是名詞,后來才有暗黑元素的“尸”祭祀以及“尸”文化,所以尸鳩僅僅是個名字,并沒有更多的寓意。
但是它的另一個名字“謝豹”,可就有些意思了。
因為尸鳩,也就是謝豹所在密林之地,多會有猛豹出沒。
而這古人嘴里的猛豹,并不是兇猛豹子的意思,而是單獨的一種動物的名稱。
這種動物,作為穿越而來的黃迪,簡直是如雷貫耳,因為它的另一個名字叫——大熊貓。
黃迪吃著烤兔子,看著遠處竹林,腦子里想著之前讀過的那些典故,不由得心中驚嘆:
“哎呦我去,說曹操曹操就到,那圓滾滾黑白相間的一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