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拿回碗沒有立刻回去,反而周奶奶開口問道“小宜啊,你這小店情況怎么樣”
姜宜想了想,說實話,“中規中矩吧,反正每天的飯菜都能賣完,人也慢慢多了些。”
今天別看店里才坐了夫妻倆,實則趙義中途來過一趟打包了十份飯回學校,那自行車蹬得直起飛,說是怕飯冷了吃起來不香。
“是這樣,我和你陳奶奶有個想法,”周奶奶的做派全傳給了孫子周思逸,兩人行事作風都是這種從容不迫的,“你看,要不要我和你陳奶奶組織小區里的人拉個群,我看好多年輕人經常點外賣,那到底沒正經家里的菜健康,如果他們有意愿,完全可以在你這里訂餐。”
這樣有點小食堂的意思,姜宜恍然大悟,對啊她怎么沒想到可以建個群呢
建群的好處不用多說,統計數量避免浪費,消息直達也非常方便,姜宜要是有個什么事不開門就能及時通知到位。
“這的確是個好辦法”姜宜表示贊同,不過,“其實不用您幾個組織這么正式,我把群二維碼打印出來貼在門口就好啦”
她知道小區里的人肯定大部分都會看在奶奶們的面子上加群,但這樣不夠精準,訂餐群里當然只留下要吃飯的就可以了。
“這辦法好嘿群在哪兒,老板讓我們兩個先進去”鄭曉東中氣十足的聲音從隔壁傳來。
“您看”姜宜雙眼笑得像月牙兒,兩個奶奶放了心,端著碗回家吃飯。
等她們離開,店里突然響起收款提示音,姜宜建群的動作頓了一下,哭笑不得地搖了搖頭,這錢還是給了,兩位奶奶真是機靈
建好群,剛好在場的鄭曉東夫妻迫不及待掃碼進來,姜宜看著裝陌生人打招呼搞怪的夫妻倆,又把趙義拉了進來。
發現自己多了群的趙義在里頭發了個問號,姜宜解釋群是用來報餐之后,一連串的提示音響了起來,趙義一個人拉了十來個進群
活潑的大學生們當即聊了起來。
魚不飛店主姐姐好,今天的牛肉超好吃der
沒事吧就是趙義這個跑腿太慢了,卷心菜有點涼了,譴責趙義
趙義我看你是皮癢了,明天沒有你的飯。
沒事吧別啊
姜宜大概看了幾眼,因為店里又來了客人所以放下了手機。
這次來的也還算認識,是之前和趙義一起來她家吃過飯的那對母子。
母子倆依舊是同樣的姿態路過姜宜家的門面,女人看到打開的門面愣了愣,看到姜宜后反而恢復了表情,拉著孩子走了進來。
“我還以為你這兩個門面租出去了呢,以你的手藝開店正合適。”
女人還記得當時吃的咖喱飯有多香,回家后兒子還一直念叨著要吃炸豬排,女人不好意思再來打擾姜宜,后面帶著兒子出去吃了好幾回炸雞漢堡。
“要不要在這兒吃”姜宜低頭沖小孩兒笑了笑,無端多了幾分溫柔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