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間,她把王蔓云按坐在了沙發上。
這個沙發很寬大,平時是待客區域,晚上整理一下,就是一鋪不小的床,夠睡幾個孩子。
王家有工作的人多,家里分到挨著的三間房,原本是獨立的,但想著一家老小住一起熱鬧點,就都打通了,三間房合理分配一下,還是能塞下十幾口人的。
看著雖然擁擠點,但用簾子一擋,還不錯。
王蔓云知道葛慧他們在背地里算計什么,但她此時還真沒法走出這個門。
大哥,大嫂,還有葛慧,幾人一站位,就堵住了出門的路,再加上幾個還沒上學的孩子圍攏來,王蔓云總不能推開所有人。
只得安穩坐下。
正好,鬧騰了一天,她早就餓得前胸貼后背,吃了晚飯再說吧。
葛慧幾人見王蔓云安穩坐下來,趕緊招呼幾個孩子陪小姑姑玩耍,婆媳倆就出門去走廊上打開煤火爐子做飯。
原本每層樓最后一間房是做飯的公共廚房,但住的人口實在是太多,一個占地并不大的公共廚房哪里夠用,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廚房不夠,當然就要思變。
這不,還算寬敞的走廊改成了各家的廚房。
大家還算有素質,都沒有多占,還留出了通行的道路,平時不做飯時,通行還行,但遇到做飯高峰期,過路的人都要側身挨挨擠擠才能過。
這就是熱鬧又富有煙火氣息的筒子樓生活。
六十年代家屬區工人居住的樓房大部分都是這種格局的樓房,人們早就習慣了這樣的煙火氣,下班時間,各家吃什么,哪家的人什么時候下班回家,鄰居們都一清二楚。
王家因為王蔓云今天回娘家,他們家吃了幾個肉菜,大家也都知道。
吃飯期間,各家房門前的布簾子都放了下來。
一是遮擋各家內部的情況,二也是為了通風透氣。
王家今天情況不一樣,不適合開門吃飯,吃飯時,不僅門簾子放了下來,房門也關上了。
家里孩子多,能勉強吃飽飯就不錯了,吃肉那是逢年過節的待遇,桌上擺上肉菜,七個孩子眼神都直了,各個捧著碗緊盯盤子里的肉。
王家家教還算好,孩子們沒有上手搶,都在等待著。
“大人有話說,你們去一邊吃去。”葛慧作為祖母,當然不會虧待孩子,吃飯前,給各個孩子夾了些菜,就讓他們換個房間吃飯。
王蔓云是親眼看到葛慧給孩子們分菜的。
還算不怎么偏心,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碗里都有些肉菜,唯一的區別就是男孩碗里的肉比女孩碗里的稍微多那么一點。
孩子們都很滿意碗里的飯菜,端著碗就避開去了另外一間房里吃。
七個孩子一走,剛剛還擁擠無比的客廳瞬間寬松不少。
大人們也都能放開膀子吃飯了。
王蔓云離婚的事家里除了幾個孩子不知道,其他大人此時都知道了,但因為她身負巨款,離婚回娘家并沒有遭到冷臉。
反而是不管是親兄弟,還是幾個嫂子,都是一臉的熱情笑意。
飯桌上,大家都掙著給王蔓云夾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