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出老太太不想給錢,在場的人表示體諒,老太太已經出了四頭牛和幾十石糧,再掏錢擱誰都會難受。
老秦氏道,“三嫂就不給了吧”
“不行,族里有錢的都得拿錢,往后族就是家,要擰成一股繩過日子,人人都藏私的話,怎么齊心應對打劫咱的外人”
梨花板著臉說一通,對上老太太時,語氣好很多,“阿奶,眼下正是缺錢之際,你就幫幫大家伙吧。”
老太太梗著脖子,臉慢慢紅了,不是她不給,是她壓根沒錢了啊。
梨花心里是知道的,之所以追問,就是想讓族里人了解她家情況,假如將來族里還是亂了,不會打老太太的主意。
她晃老太太胳膊,軟著聲兒道,“阿奶”
老太太不看她,梨花又說,“我知道家里沒什么余錢,前幾年攢了錢你都會買地,這兩年你問都不問地的價格了”
這事村里人都知道,年初族里嫁女,迎親的隊伍還問老太太要不要買他們村里的地,老太太張嘴就說那兒的地不好,要知道,她去都沒去過呢。
竟是沒錢了
“阿奶,咱家人多,開銷大,無論給多少族里都會感激的。”梨花再接再厲。
老太太被晃得頭暈,死咬著唇不吭聲。
在場的人覺得尷尬,尷尬過后,又覺得老太太太不近人情,有錢不幫她們,那到她們時,她們也不拿錢。
劉二坐得高,將大家臉上的情緒看得清楚,替老太太解釋道,“三娘子,老太太沒錢了,你生病,老太太把錢全給三東家了”
他頓道,“老太太現在身無分文。”
“”眾人驚愕。
劉二又道,“去年賣糧賺了錢,但去年鋪子虧了錢要填補,上個月二東家外出買糧又拿了一筆”
所以老太太沒有錢。
拿著錢袋回來的老吳氏笑得合不攏嘴,“三嫂,你沒錢了”
“”老太太耳根也紅透了。
看到她這般,眾人心里有了數,妯娌兩最愛攀比,老太太要是有錢,斷不會忍受老吳氏幸災樂禍的嘴臉。
梨花接過老吳氏的錢,又挨個收其他人的。
有老村長帶領眾人逃荒的記憶,哪家有錢哪家沒錢她心里門清。
家里的牛是劉二在養,梨花把錢給劉二,讓他和二堂伯們負責買牛事宜。
錢全被拿走的元氏神思恍惚,“劉二把錢私吞了怎么辦”
劉二姓劉,算不上趙家人。
梨花不想理她,見族里伯娘嬸子看過來,直言,“二堂伯不是跟著嗎”
幾個老實漢子點頭。
排行二的安排了活,然后是排行三四五的
路上什么情形還不清楚,謹防不能生火煮飯,必須囤些干糧。
炒米不易壞,菽乳餅管飽,必須多囤,小麥磨成粉做成面條油炸后碾成粉泡水就能吃,也得多備點。
當然,制造這些需要柴火,漢子們出城撿柴,婦人們制作食物。
她事無巨細,每個人都有活。
老人孩子也是,老人編竹席墊子,為途中過夜用,孩子們守著燒水。
途中尸骨暴露,亦產生疫病,入口的水須得煮沸過的水,因此盡量提前備好。
說完這些,劉二媳婦在門邊探頭探腦,“三娘子,粥好了。”
昨天到現在,除了餿飯,大家伙都沒吃東西,梨花看了眼老村長,“把粥舀到盆里,接著淘米煮。”
“好呢。”
一百多張嘴要吃飯,一口釜確實不夠,趙二壯說,“灶房大不我家有釜”
院里堆著東西,沒地架釜了。
“有。”梨花說,“大堂兄,你帶二堂伯去。”
趙書硯尚在震驚中,他已經兩月沒回過家,只知道梨花得了瘋病偷他阿耶的銀錢,跟瘋子沒什么兩樣,見面后,小姑娘眉眼彎彎的問他城里事,和以前一樣愛聽故事。
而剛剛,她端著臉,沉著冷靜的籌備逃荒事宜讓他目瞪口呆。
小姑娘啥時候這么厲害了
“大堂兄”
他回過神,迎上小姑娘有些擔憂的目光,笑了笑,“好”
累了一上午,吃過飯大家就打地鋪睡了,太陽一落山,立刻忙活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