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刻,所有人體內的躁動因子都開始蘇醒。
“213號以極快的速度率先領跑,67號緊跟其后,再后面是211號選手。”
解說員的聲音透過廣播傳至整個觀眾區,唐念的呼吸都不敢太用力。
解說員“好的,現在213號選手開始過彎,他選取的是小彎入道,速度仍然很快,看得出來213號是位相當有經驗的賽車手,相比而言智駕隊們就落后很多了,希望它們可以后面追上來。”
趙知聿本來就是來湊數的,所以完全是看樂子的心態,什么漂移、甩尾、壓彎、變速。
唐念全然聽不懂這些專業名詞,她只顧著盯緊手里的數控板。
看bubasaurcar車身轉彎的半徑有沒有超過預期角度,離心力和摩擦力是否正常,振蕩頻率是不是在合理范圍,cu和內存有沒有超過最大限額。
數控板上測算的獲勝幾率始終在40上下,不高,但這在她的設想的范圍之內。
一圈,兩圈,三圈
隨著解說員激情解說,比賽逐漸進入白熱化階段。
十圈后賽程過半,開始進入一個勝負的分水嶺。
唐念不由揪緊心口的衣襟,咬住了唇。
賽車的決勝點在于快速彎道,而快速彎道的本質就是陳知禮教過的多目標數學規劃求極限的問題。
經過多次調優,她的算法可以不斷修正過彎的節奏、速度、角度,來尋找一個極限,保證車身重心平穩的前提下急速通過彎道。隨著時間越久,數據積累的越多,算法會越強,也就越逼近這個極限,所以本質上來講她的車速度會越來越快。
另一方面就是ai不會崩心態,而賽車手的心態、體力和精神力都是不固定的,速度必然有波動的,這時候就是她超越的機會了。
果不其然,到十一圈時數控板上的勝率測算已經穩步上升到了60。
“哇,非常漂亮的彎道超車,妙蛙種子超過了三輛車,這個制動點選的太完美了,而且完全沒有踩剎車,它以全速通過彎道,甚至速度還在肉眼可見的加快。”
競速總是振奮人心。
觀眾臺所有人都熱血沸騰,歡呼聲層層堆疊,歡呼聲一浪浪沖過云層。
“妙蛙種子已經超過了213號,目前排名第一
天啊,難道這就是人工智能的學習速度嗎真是太讓人大開眼界了”
十五圈之后勝率達到97
其實到這里勝負已經很明顯了,唐念呼出一口氣,靜靜等待bubasaurcar跑完全程。
比賽共20圈,跑到十八圈時,bubasaurcar已經把第二名的213號套過去好幾圈了。
楊蓁蓁興奮地手舞足蹈,已經開始和她商議晚上去哪慶祝了。
這時,賽程卻發生了轉折。
賽車有明確的避讓規則,就是說一輛車被前面的車套圈超越時,它需要第一時間減速讓行,讓出賽道。
唐念把這條規則寫在了算法里,所以bubasaurcar從后面駛過來時并未減速,然后213號也沒有要避讓的意思。
眼看距離越來越近,裁判員拼命揮舞藍旗,213號仍然一動不動地占著跑道。
怎么回事
他想干什么
唐念眉頭擰緊,打開數控板,算法一切正常,傳感器和gs定位也準確。
距離在不斷拉近。
按照算法,等bubasaurcar距離213號小于一定距離時,車子會采用緊急避險機制,減速換車道通行,所以就算213號不避讓賽道影響也不會很大,最多耽誤幾秒鐘到終點。
她還是第一名。
還想耍小動作,哼,他輸定了。
去裸奔吧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