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牛是一個在東山大地,口耳相傳的故事,被管胡改編成劇本,又來到東山常山莊拍攝。
常山莊的父老鄉親,對此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
大姑娘小媳婦,還有半大小子,沒事就喜歡繞著劇組轉悠,吃飯都喜歡端個碗過來。
看演戲,看攝像機,看大搖臂,看大奶牛。
每次黃博拉著奶牛出來的時候,他們就“哦呦,真大”、“你看那***”,“嚯!”
一雙雙眼睛直往牛肚子上飄,看著那一甩一甩的大***,驚奇不已。
在2008年的小山村,看到奶牛尚且如此,就更別提是在抗戰時期了。
那時候,國際友人們為了支援抗戰,捐助了一頭荷蘭奶牛給八路,八路們就將奶牛和傷員,藏在了常山莊。
每當八路的護士們,在村子中央擠奶的時候,村民們總是圍成一大圈,站在那看熱鬧。
管胡一琢磨,干脆讓這些村民來當群演算了,換上衣服,都不用化妝,站在那圍觀就行。
拍攝地點在村中央的戲臺前,以前村子里請人來唱戲,村民們就站在戲臺子底下,圍成一圈。
這會沒唱戲的,只有拍電影的,對村民們來說也差不多。
“老九爺,您這頭發得剃了啊。”化妝師小心翼翼地道。
村子里條件簡陋,就在戲臺后面搭了個棚子,當化妝間用,黃博、顏妮他們都在這上妝。
管胡是個挺有想法的導演,看到村子里的老九爺,就想著讓他來演電影里的老祖。
老爺子八十多,精神挺好,好奇心還挺重,平時在劇組這看看,那瞧瞧,什么都想問個清楚明白。
一聽說導演讓他演抗戰電影,一個崩兩個響,說道:“老朽雖然年老,但是年輕的時候,還在部隊演過話劇呢。”
得,這還是個老戲骨。
“剃吧,剃吧,我以前下鄉演出的時候,也剃過頭。”老爺子往椅子上一躺,隨他折騰。
等他再坐起來看鏡子,就發現原本一頭的灰白短發,直接給剃成了葫蘆瓢。
老爺子摸摸光溜溜的腦袋,道:“身體發膚,受之父母,這剃了倒也干凈,就是啊,怎么感覺涼颼颼的。”
化妝師也過意不去,畢竟這么大歲數了,賠著笑,道:“老九爺,我這還有一條辮子,待會給您粘上。”
說著拿出一根花白的辮子,也不知道是什么做的。
老爺子看了一眼,冷哼道:“哼,滿清的狗尾巴,老朽剃了好多年了。”
周瑾正在一旁穿衣服呢,過來勸道:“咱們這不是演戲嗎,咱們就戴這么一回,下回讓您演一老八路。”
“下回讓我演老八路?你小子說話算數啊。”
“算數,肯定算數。”
“那,粘吧。”老爺子眼睛一閉,往椅子上一趟,就是不看鏡子。
化妝師對周瑾投來感激的眼光,周瑾輕笑,這老爺子還挺有意思。
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這老爺子看周瑾挺順眼,于是管胡就把照料老爺子的任務交給了周瑾,讓他戲里戲外看著點。
過了一會,老爺子憋不住了,睜眼瞧瞧周瑾,道:“怎么,你不化妝啊?”
他可是看見了黃博往臉上抹灰來著,再看周瑾穿著村里的舊衣服,臉上卻白白凈凈的,忍不住道:“你這么白凈,一看就是城里人,哪像我們莊戶人家啊。”
周瑾道:“等您這邊忙完啊,我就化妝,臉上、脖子上都得抹黑啊。”
“還有手,你看你這手,連個老繭都沒有,跟我們村里書記似的,也就拿拿筆桿子了。”
老爺子還挺操心,周瑾心道,其實筆桿子我也拿不了,這輩子除了帥點,簡直一無是處。
可惜等化妝師拿著一坨子黑泥,在他臉上抹完之后,這唯一的優點也沒了。
“嘿~”老爺子牙都掉光了,咧著嘴直笑,意思是這下你小子可變黑了吧。
周瑾心說,我是能受委屈的人嗎。
“老爺子您慢點起來哈,您看這大鏡子亮不亮?”周瑾硬把老爺子給攙起來了。
一看鏡子里那光溜溜的葫蘆瓢,后面還帶根豬尾巴,老爺子立時氣不打一處來,一甩袖子,氣呼呼地走了。
周瑾看著直樂,這老爺子,年紀大,氣性還真不小。
顏妮正在旁邊化妝呢,看著周瑾嫌棄道:“你說你也這么大個人了,還跟個老小孩較勁。”
“老小孩,就跟小孩似的,得哄著來,你還不跟去看看,別摔著老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