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底,在周瑾的不斷暗示下,《泰囧》的初稿終于完成,和原時空的劇情差不多,就是多了些梗。
劇本搞定后,周瑾便功成身退,剩下的麻煩事全交給了徐爭:
他先要拿著劇本通過總局的審核,得到拍攝許可之后,才能送給泰國電影局審批,然后還要去泰國踩點,選好取景點后,再報上去審批。
就這一輪下來,沒三兩個月,根本搞不定。
不過徐爭倒是樂在其中,美滋滋地趕去泰國了。
而周瑾也跟著寧皓、陳芷茜來到魔都松江,在這里正式開始《槍炮玫瑰》的籌備。
11年以后,影視公司最喜歡扎堆的有四個地方,霍爾果斯、無錫、橫店,以及魔都松江。
因為這地方有個影視基地,只要入駐了就給稅收和政策上的優惠。
寧皓也跑來這里,租了幾間辦公室,開起了第一家分公司,名字很霸氣,就叫“定海神針”。
前臺的logo都沒換,還是一只丑丑的猴子,外加一根可長可短、可粗可細、可硬可軟的大棒。
“你還真打算搞個西游記系列出來啊?高老莊什么時候安排上?”辦公室里,周瑾吐槽著。
“高老莊先不忙,來,你看看這個,”寧皓坐在桌子后面,取出一份文件來。
“七十二變?”周瑾好奇地翻開一瞧,發現是份計劃書。
寧皓在一旁給解釋了下:“好萊塢大舉進軍國內,這是必然趨勢了,咱們倒還好,困難的是青年導演們,所以我就弄了這么個計劃。”
“就是扶持新晉導演唄?”陳芷茜之前給他透過風,所以周瑾大概也能明白寧皓的心思。
“差不多吧,你腦子活,給想想。”
“想什么?”
“錢,還有人。”
寧皓說的簡單,其實里面牽扯的事情,不知道有多少。
周瑾對這個行業的理解,其實遠沒有寧皓來得深刻,但他的優勢在于能看見未來幾年的發展趨勢,所以寧皓也想聽聽他的意見。
“要我說,你干脆弄一網站得了,讓那些導演、編劇什么的都來找你,反正你名氣大,肯定有不少人慕名而來,你再從中挑選。”
寧皓微微頷首,“也算是個法子,不過這么干的網站也不止一家了。”
“嗯?還有別的公司也這么干嗎?”
“廢話,你以為就你一個聰明啊?”
得,聰明人到處都有。
其實網站好建,投稿的編劇必然也不少,可是如何從大堆的劇本中間挑出靠譜的,就成了新的玄學問題了。
沒辦法,天朝的電影產業就是如此玄幻。
當《瘋狂的石頭》火的時候,就冒出來一堆瘋狂的劇本,當《人在囧途》火的時候,又冒出來一堆再囧、又囧的劇本。
跟風、蹭熱度可不僅僅是自媒體的特權,那些倒霉催的編劇們早就這么干了。
可這也不能完全怪編劇,他們也只是聽命行事,真正做主的還是背后的資本。
而且就算寫出了好劇本,也不一定能照著拍,往往投資人的一個電話,就能讓劇本變得面目全非。
最最操蛋的是,就算拍出來了,能不能過審還是個問題。
因為電影局說白了是總局的下屬機構,設在各地的電影處也只是處級單位,其他部門的領導都能隨意打招呼。
說不定某個情節不中領導的意,整部電影就得被打回去整改。
所以啊,天朝的電影產業一直都是個玄學問題。
周瑾和寧皓就這個問題嘮了好半天,也沒想出什么好辦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先把《槍炮玫瑰》搞出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