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瑾跟著笑,虧你還在《喜劇之王》里裝得跟真的一樣。
“現在你出名了,片酬有漲嗎?”周星池問。
“漲肯定漲啊,不過現在就拍完一部電影,還是小投資,所以壓得比較低。”
“那好,希望你也給我壓低一點。”
這就開始談片酬了?
周瑾心里頓時一喜,義正言辭地道:“能演您的電影,那是榮幸,片酬我都無所謂,我并不急于賺錢。”
“賺錢還是可以急一點,至少買輛車吧,”周星池笑笑,忽然話風一轉,“劇本看了嗎?”
“看了,”周瑾知道重頭戲來了,開始侃侃而談,“我就覺得這是一個講認識自我的故事。”
“所謂取經,取的就是人生的經歷,必須得真心地經歷過那些事情,才能真正地搞明白自己想要追求什么。”
“我一直以為西游記說的就是,一個人內心的磨煉,愛情其實和妖魔是一樣的,所以女兒國才是最難過的一關。”
周星池眨眨眼,“其實我沒看完西游記,你還可以多說一點。”
“嗯,”對這一點,周瑾倒沒怎么驚訝。
電影人分為兩種,一種是窺視癖,另一種是暴露癖。
忻玉琨就是典型的窺視癖,寫劇本的時候把自己放在旁觀者的角度,去描繪他窺視到的世界。
而周星池就是典型的暴露癖,拍的其實都是他自己的內心感受。
大話西游與其說是西游記,倒不如說是周星池借著西游記,講了一個他自己的故事。
周瑾深吸一口氣,決定開大(zhuang)招(bi)了。
自他穿越以來,曾開過許多次大招,但這一次很可能是最完美的一個。
當然,如果失敗了,后果估計也挺慘。
“孫悟空暗喻的是心,玄奘則暗喻身體,心飛到了靈山還不行,身體必須也得跟上,所以孫悟空必須得跟著玄奘,一步一步地走到西天……”
“……取經之路其實就是人生的隱喻,身體想出發了,力量一方面來源于母親,也就是觀音,另一方面來源于內心,也就是孫悟空。”
“五行山代表的是五蘊,也叫我執,想要把孫悟空放出來,就必須打破我執。”
“所謂我執,舉個例子就是,有的人小時候很窮,很缺錢,長大了之后很有錢了,但還是很看重錢,這個就是對錢的執念……”
說到這里,周瑾悄摸看了眼周星池,見他沒什么反應,稍微放心了點,繼續道:
“還有女兒國啊,其實代表的是愛情,有的人看不破情愛,就留在女兒國不往前走了,一輩子平安喜樂,而有的人錯過了愛情,反倒有可能越走越遠,最終到達靈山,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周星池漸漸陷入了沉思,良久,忽然道:“這些都是你自己思考出來的?”
“不是,都是網上看的,這種小文章挺多,”周瑾還是選擇了坦誠,不敢再裝了,“不過,其實我覺得說的挺有道理。”
周星池倒是聽進去了,默默點頭道:“是很有道理……有些時候,知道道理,也不一定能做到……你能做到嗎?”
“做到什么?”
“勘破我執,是這么說的?”
周瑾使勁搖頭,“當然做不到。”
“呵,你說這么多,你自己也做不到?”
周瑾理所當然的,“我要做到了早就成佛了,還來拍什么電影?”
至于星爺這等人物,能不能悟出點什么,那就不關他的事了。
退一萬步說,哪怕最后沒拿到角色,能跑到這里開個大招,周瑾覺得也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