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給你推薦個人,張一水知道不?”
“知不道。”
“就《家有兒女》里面那劉星,現在長大了,我覺得這小子特符合曉波。”
管胡想了下,“回頭再看吧,怎么著,你這真是一門心思地想拼一把?”
“嗯吶,有介紹的沒有?”
“我告兒你吧,國內有能力的文藝片導演就那么幾個,賈科長,王曉帥,樓燁,對了,刁亦男也算一個,你覺得他們的風格哪個適合你。”
好嘛,只是聽名字就知道他們根本不是一掛的。
管胡還怕周瑾不死心,將這幾個人正在籌備的電影大概給介紹了下:
13年,王曉帥在拍《闖入者》,樓燁在折騰《推拿》,刁亦男帶著劇組在零下三十度的大東北,已經拍完了《白日焰火》。
最靠譜的是賈科長的《山河故人》。
他之前拍的那部《天注定》還是沒能拿到龍標,只能在國外上映,老賈心有不甘,打算鼓搗一部能在國內上映的電影。
看起來周瑾挺有希望,但這些個文藝片導演往往都有著自己熟悉的演員,如郭曉冬、郝蕾、黃璐、秦昊等人。
演技好,便宜,而且在國外基本都刷了個臉熟。
向周瑾這種的,根本不會被他們納入考慮范圍。
“哎~”周瑾悠悠吐了口氣,“照你這么說,我是沒戲了。”
對面那家伙翹起二郎腿,身下那張可憐的木頭椅子,被他壓得吱呀作響。
“也不能說沒戲,你可以去勾引勾引老賈,指不定他為了票房,就把你給收了。”
“借你吉言,”周瑾端起散裝白酒跟他碰了一下,嘆口氣,“我再試試吧。”
這也是大牌明星的悲催之處,想演個商業片那是手到擒來,可要是想轉型去刷獎,那可就難了。
自降片酬、帶資進組都不一定能搞定。
……
八月,驕陽似火。
劉思思在橫店拍戲內心如湯煮,周瑾在酒吧美滋滋地吹空調。
《繡春刀》此時正好上映,但這種武俠片搞路演意義不大,發行方選擇了將宣傳陣地放在了網絡上。
周瑾和劉思思的再度合作算是個噱頭,片方專門將他們倆的鏡頭剪輯出來當預告片,引得粉絲們紛紛轉發。
熱度算是炒上來了,但最終票房如何還不好說。
因為流量的意義就在于自帶一群粉絲,可以幫片方省下大筆的宣傳費用。
可只靠粉絲,是萬萬撐不起一部大電影的票房的。
那些大IP加流量明星取得高票房的電影,更多靠的是IP,而非流量明星,《魔都堡壘》和《誅仙》就是最好的例子。
在《繡春刀》上映的頭一天,一向偷懶的周瑾專門編輯了一條長微博:
先聲明啊,我不是明粉,但現在清宮戲層出不窮,而大萌歷史題材卻一直缺席,這一點是很遺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