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乃兮
崔仲仁知道皇帝其實心里對這事有底,更知道朝中臣子各個經驗豐富,處理這些小事信手拈來。他沒大做文章,反而極精簡樸實說著“一件事歸一件事。傷人歸傷人,該如何判如何賠,就如何判如何賠。商戶上京歸上京,該公平公正去比價,選朝廷需要采買的貢品,便按此理去做。”
他行禮“臣自小也有因好心而犯錯,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要是沒改正的方法,將功補過也是一招。要是能力不足,旁人監助也是一招。”
崔仲仁的話說得清楚,蘇小姐無辜,四皇子著實是一樁好心辦好事但出了意外的差錯。這差錯往小算,算商戶的問題,往大算,算四皇子失察。
該怎么解決就怎么解決,不能牽連到皇帝原本想要做的事。
他在給足所有人面子后,又給旁人,例如太子等人插手的余地。權衡手段稍稚嫩,但探花郎年輕,往后多的是鍛煉機會。
皇帝對年輕探花郎笑了兩聲“崔大人要是晚三年科考,說不定能拿下狀元郎的位置。”
崔仲仁當即拱手稱謬贊“能為陛下效勞,自然宜早不宜遲。”
皇帝懶得管這種虛禮,擺擺手示意“景明,你去處理這事。崔大人是你提的人,跟著你一起去。景辰要是再出差錯,你身為兄長代朕管了。”
太子借勢收拾一下弟弟,也算賣蘇明達一個面子。
商景明起身拱手領命“兒臣遵旨。”
皇帝話說出了口,無奈補了一句“別太過。免得貴妃到朕這邊來哭訴。”他實在受不住女子眼淚。
崔仲仁立刻敏銳垂下眼,用余光窺探太子。
太子商景明生得一副好相貌。當朝皇后出身不高,為武將之女。北方武將五大三粗,皇后因此個子高挑。太子商景明橡皇后,得天獨厚光個子便壓了人。
比起南方多清秀,太子眉眼深邃,俊朗更具沖擊。多位皇子站一起,眾人必多看太子。同時,他寬容待人的仁善最有名。
貴妃不同,貴妃是皇帝青梅竹馬。兩人自小相識,后更是一番情意,相當受寵。入宮以來,貴妃有時連皇帝面子都不給,與皇后之間更連表面功夫都不做。但凡換成別的皇子,必對貴妃落淚“嗤之以鼻”,并冷笑連連。
偏偏太子不。
太子像沒事人一樣溫和笑笑,當場答應“兒臣有分寸。這種事宜早不宜晚,兒臣這就帶崔大人一起去辦事。最近剛轉熱,還未大熱。父皇要多注意身體,可別七順一提,父皇就惱。”
太監七順長得普通,面容白凈喜氣。他安分站在皇帝身邊,原先全然沒存在感。聽到太子提到自己名字的瞬間,他身子便已躬了下去。
沒有人會不喜歡孩子關心自己身體,天下之主也不例外。
皇帝笑得直樂“行了,朕的好太子。朕可沒惱七順。”
商景明聽話,帶著崔仲仁拱手告退。
兩人出門,侍衛拱手,太監無需領路。常年跟在商景明身邊的爾東在門口很快跟上。
崔仲仁不能和太子并排走,慢太子兩步。他來時不敢多有雜念,回去路上是滿腦子雜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