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小侯爺晚年很容易陷入落魄。
權力易失不易得。
邊塞總要有人去守,沒有寧遠侯,也會有別人。想來這位蘇小侯爺在京城里,能力較為出眾,品性被皇帝信任。于是他主動懇請出征,皇帝順其意思同意。
只是他會來問她的意思,兩人之間關系就頗為微妙。
她一個尋常官員的女兒,能知道點什么這塊玉佩難道能讓她蘇千軼帶給他什么利益好處么
正常來說,小侯爺應該去問長輩的意思,再不濟也該問問他爹手下將士的意思。這玉佩一看就是信物,肯定不會胡亂給。
蘇千軼不是刻意想岔。
只是她覺得,這東西實在有點像定情信物。
蘇楚瑤在邊上探頭,壓低聲音悄悄說著“蘇漠哥哥和姐姐關系是好,還會翻墻來找姐姐。我上回看見了。蘇漠哥哥說不能告訴別人,還給我塞了小金子。”
蘇千軼被震住。
等等她的墻頭不止一個人翻過還有第二個男人翻這是公用的墻頭,人人都能翻得了她原來不止腳踏兩條船,而是有三條
她和蘇小侯爺,青梅竹馬,兩小無猜
邊上春喜聽到,大驚“二小姐,話千萬不能亂說。”
蘇楚瑤還沒弄明白自己說實話,怎么就成亂說話。
蘇千軼已心如死灰,幽幽長嘆“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話亂說不亂說有什么差別,重要的難道不是她失憶前竟有數條船
人之尋死的本事,堪稱五花八門。
京郊皇莊。
無數商戶手上拿著木牌,按序排隊。他們身邊有無數馬車牛車,上面擺著自家引以為傲的賣品,盼著能讓貴人高看一眼。
這些馬車牛車按奢華程度,分了三六九等。有的人馬車上坐著人,面前擱著木盒,木盒中才是貴品。放到前面登記的人那兒一瞧,嚯,里面只僅僅是五個桃,險些鬧出“買櫝還珠”。
有的人親自拉著一質樸陳舊木箱,上前搓手討好一打開,里面一箱苞谷。
光祿寺的人負責登記,坐成一排。他們人人面前鋪著一張紙。紙上開頭寫上品類,再其后給上供的東西如同科考一般點評。
打個圈為上品,三角其次,方形再次,打叉則可以收東西走人了。
點評的關鍵在于“色”“香”“味”,其后由于各種細節差異太多,后頭不得不附加一些相關的,諸如“便于儲存”,或者“罕見珍貴,可留”一類。
商戶與商戶都湊在一起,消息流通起來更快。有的商戶屬于一個商行,在一起做起了新生意,有的商戶則聊起這回蘇家的事。
“我聽說德行商行的人趁機去了一趟蘇家,說那天也在城門口。結果送了東西太貴,被當場退回。笑得我當晚在床上打滾。”
“我說呢,這兩天見我們商行會長眉開眼笑的,原來是看德行商行倒霉了。”
“這位蘇小姐不知道還能不能嫁入東宮。太子是對她真上心,帶著四皇子去道歉。但一國之母,總不能撞壞了腦子。”
“真撞壞腦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