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家在新鄉縣的那是地頭蛇一般的存在,盤根錯節上百年,根深枝茂。流水的知縣,鐵打的趙家,還沒聽說過哪任縣令對他們趙家不假辭色的
“那銀子確定是收了的”趙老夫人再次確認,還是不相信那秦縣令能做出這般厚顏無恥之事。
“大管家親自去辦的事情,肯定是收了的”
趙老夫人氣的一拍身邊的小幾,將上面的茶盞都拍的叮當作響“好你個秦修文貪了咱家的銀子,還敢不辦事老大,你即刻修書一封給松庭,讓他給點厲害讓那個秦家小兒瞧瞧我要讓他當不成這個官”
趙老爺是趙老夫人頭一個兒子,趙老夫人膝下一共有三子兩女,其中小兒子趙松庭最為出息,科舉入仕后如今已然坐上了三品禮部侍郎的位置。
這也是為什么在新鄉縣,沒人敢惹趙家的緣故,尤其是在趙松庭的官位步步高升之后,不論是本地的父母官也好還是下面的百姓也好,對趙家都是捧著的,這也讓趙家在新鄉縣行事更加肆無忌憚,可以說是土皇帝一般的存在。
在趙老夫人眼里,趙啟鳴調戲一個女子怎么了能被趙啟鳴看上,那是她的福氣
她的大孫兒千般好萬般好,多的是大家閨秀要進他們趙家的門,當年趙啟鳴十八歲中了秀才后,說媒的都要踏破趙家的門檻了,只是趙老夫人一直壓著沒有同意,為的就是想等到趙啟鳴中了舉人后再托他三叔給他在京城說一門好親事。
趙啟鳴的親母生完趙啟鳴后就身體一直不好,從小趙啟鳴就抱在趙老夫人跟前養著。人說小兒子,大孫子,老人家的命根子。這趙啟鳴又是趙老夫人一手養大的,感情比起幾個兒子女兒來還要深,平日里除了在讀書上不發表意見,衣食住行全部都是趙老夫人一手包辦,疼的跟眼珠子似的。
原本以為這次不是什么大事,自家上下都打點好了,那個秦縣令以往也都是個知情識趣的,誰能知曉這回就把她家寶貝孫子給打了
面對趙老夫人安排下去的事情,趙老爺卻是面露難色“母親,三弟他公務繁忙,已經許久不曾致家書回來,就是每次寫書信回來,也是訓導家中子弟不得仗勢欺人,必須與鄉鄰和睦相處,還說咱們老宅奢靡太過,必須得勤儉持家云云,恐怕就是寫信過去,也不一定能相幫吧”
其實趙家早已分家,趙老夫人現在是跟著大房過日子,二房三房都已經分了出去,二房在鄉里照看祭田管理族學,三房則是在京城安家落戶。照理三房管不到大房頭上,但是誰讓趙松庭目前是趙氏一族中最有出息的人,趙家人都要仰仗趙松庭,自然要聽他訓誡。
“難道就讓鳴兒白挨著一頓打”趙老夫人怒不可遏,更氣趙老爺的推三阻四“你不寫我去找人寫信,這事兒無論如何都得讓那秦修文給鳴兒一個交代”
趙老爺生怕母親沖動之下壞了事情,連忙道“母親息怒,母親息怒這事還得聽聽鳴兒到底怎么說,當時的情景只有鳴兒知曉,待鳴兒醒來,咱再寫信給松庭,也好把前因后果講明白,否則松庭就是收到了信,也無從下手啊”關鍵是要把這個事情說的如何避重就輕一點,畢竟這事兒說起來,根子上還是壞在自家兒子這邊。
趙老爺雖是在新鄉縣作威作福慣了,但是到底知道一點官場規矩、人情往來,不似他老娘整日里在后宅一家獨大,已經聽不得有半點逆言了。
剛剛大夫說了,醒來不過這一兩日的事情,這點時間趙老夫人還是能等的。
只是心頭依舊壓不住火“既然一時半會兒拿那個秦修文沒辦法,那個賤人崔氏,還有那個王秀才,老大你可必須要派人教訓一番”
趙老爺這次沒有任何猶豫“母親您放心,鳴兒被打了,我這個做父親的心里也不落忍,必定先將這兩人給懲治一番讓他們知道,自己惹了不該惹的人”
聽到此,趙老夫人才覺得心里的怒氣消了一些,不過也就只是一些。
柿子都撿軟的捏,秦修文再怎么說也是七品縣令,他們不敢和秦修文硬碰硬,但是對付王秀才和崔麗娘,那可就有百般手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