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只是白粥,里面還摻著玉米糝,但是架不住濃稠啊再就著一點小咸菜,一碗下肚,瞬間就感覺到暖洋洋的,整個人都舒坦了
有人三下五除二將一海碗的粥都吃完了后,眼巴巴地看著那粥桶,有那膽子大點的老人顫巍巍地站起身來,試探著把碗伸過去“姑娘,我,我能再吃一碗嗎”
崔麗娘笑瞇瞇地將碗擋了回去“老大爺,你們胃里久不進食了,不宜一下子吃的太多太飽,大人吩咐過,等過了一個時辰,若是還想吃的人,還可以再給各位半碗粥。”
崔麗娘本就是個聰明人,如今也是想明白了秦大人罰她過來做三個月勞役的用意,不僅僅沒有怨恨秦修文,反而內心深處是對秦修文感激涕零的。
若不是到了沒辦法的地步,誰愿意昧著良心冤枉好人如今心中大石頭落地,還有了暫時棲身之地,自然心懷感恩。
現在自己又被縣衙里的小吏委派了這樣一樁差事,可不得卯足了勁去表現
崔麗娘也不明白自己這樣的,就是表現好了又如何,但僅憑她的感覺就認為這是一次機會,不抓住的話這輩子自己都會后悔的。
崔麗娘大字不識幾個,靠著一副好顏色掙扎至今,除了相貌和心智外,其實她還有一點小獸般的直覺,最會趨利避害,也幾次在危難關頭讓她渡過難關。
那老大爺就是城門口第一個向秦修文叩頭行禮的老漢,聽聞是秦大人的吩咐,當即連連點頭稱是,心里已經將秦修文看作是愛民如子的好官,是斷不會害了他們的。
馮氏此刻也捧著一碗粥,人早就餓狠了,哪里還顧得了什么儀態了,拼命地扒拉著粥食往肚子里灌,還好是好克化的食物,否則鐵定得噎著。
不吃不行啊只有大人吃了,才能有奶,才能喂給小娃娃吃。
馮氏剛剛扒完粥,準備回后罩房去看孩子,心里也是憂心忡忡,想著奶不會那么快來,要不要先討碗水給孩子喂兩口。
剛走到半路,就被一個小丫頭給攔住了,手里捧了半碗奶給馮氏塞了過去“崔姐姐讓我給你的,灶上剛剛煨好。”說完就一溜煙跑遠了。
馮氏怔怔地看著手里的半碗羊奶,還冒著點熱氣,捧在手心里溫溫的、暖暖的,那暖意仿佛從手指間傳遞到了心房,又從心房流到了眼中,一下子氤氳了馮氏的雙眼。
馮氏忍不住捧著碗,一面快步往里走,一邊哭出了聲。
“秦大人,民女無以為報,等到大水退去,定然在家中長供您的長生牌位,每日為您祈福求壽,讓我兒永生不忘您的大恩大德”
馮氏在心中如是喃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