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呦呦怔怔地望著媽媽,她到現在也不能理解,這些事真得是她的媽媽做的,在她心里,她媽媽是一個很好的媽媽。她親爸把她們母女倆拋棄,媽媽也沒有扔下她這個拖油瓶,在到許家之前,她們的日子真的很苦。
她媽媽本來是家里的幺女,十年代末考入了川省化工學院的農產品制造科,入校不久就被一位多才多藝的男教師追求,大二那年,倆人偷嘗禁果,有了她,于是倆人就匆忙結婚。
她五歲那年,媽媽又懷上了一個孩子,她當時已經有記憶了,經常摸著媽媽的肚子問,“你是小弟弟還是小妹妹啊”
她爸總笑呵呵地說,肯定是弟弟。
但是那個孩子還沒有生下來,爸爸老家的親友就找了過來,并帶來了一個中年婦女和倆個孩子。
那個時候,媽媽才得知,原來她的爸爸早就在老家結過婚,并且還有一群孩子。他和媽媽結婚以后,因為開銷越來越大,寄給老家的錢就越發捉襟見肘,老家那邊的妻子實在生活不下去了,就帶著倆個大些的孩子來找爸爸。
爸爸的原配妻子,看到爸爸和她們母女倆一起生活,非常氣憤,把家里的所有東西都“哐哐”地砸了個遍,最后猶不解氣,鬧到了學校領導那里。
那時候雖然還是民國時期,但是對教師的師德師風看得看重,爸爸拋棄槽糠之妻的事情,在學校鬧得沸沸揚揚,很多女教授給那個原配妻子出頭,說要把爸爸這樣的敗類趕出學校。
不到一個月,爸爸就被辭退了,說是回老家安頓好家里后,才過來找她和媽媽。
但卻自此音信杳無。
媽媽受不了學校里的流言蜚語,就帶著她回了外公家,外公外婆本來就氣憤媽媽在外頭私定終身,見媽媽這樣狼狽地回來,說了幾句重話,媽媽就意外流產了。
那個孩子當時已經六個月大,是個男孩子。媽媽說,爸爸要是知道這是個男孩,大概率就不會拋棄她們母女。
后來媽媽養好身體后,受不了外公外婆的冷嘲熱諷,帶著她搬出去住了,在蓉城附近的鄉村小學教書,微博的工資,讓她們的生活處處捉襟見肘。她們租的房子,夏天悶熱,冬天潮濕,遇到暴雨還會漏雨,有時候半夜里母女倆拿著盤接雨,等盤滿了就倒出去,就這么接一晚上。
那些年,如果不是大舅舅的補貼,她想,她和媽媽大概都熬不下去。
事情的轉機在1950年,那時剛建國不久,爸爸有一次來鄉村小學考察,遇到了媽媽。同情她的不幸,佩服她的堅韌,倆個人迅速墜入了愛河。而當時,小學里經常搞“鎮`反運動”,經常開會批評有作風問題的教師,媽媽如驚弓之鳥。
媽媽婚后和爸爸商量后,就辭去了工作,帶著她到京市來生活,她正式入住了許家。
許家的奶奶和叔叔、嬸嬸都對她很好,隔房的小堂妹也非常活潑可愛,經常給她好吃的糖果,她一開始很珍惜眼下的生活。
努力想討好許家人,包括四歲多的妹妹。
1952年的冬月,有一天她在胡同里看見妹妹在哭,問她怎么了,妹妹怎么都不說,她就哄道“小花花不哭,姐姐帶你去買糖果吃好不好”她兜里剛好有新爸爸給她的零花錢,她想,可以帶妹妹去買糖葫蘆或者牛舌餅吃。
小花花不愿意,說要等小恒哥哥。
她敲了敲葉家的門,并沒有人來開門,猜測應該沒有人在家,就把妹妹哄走了。
倆個人到了大街上,她牽著小花花,壓根沒注意到前面有車,被車撞倒了。
鮮紅的血,巨大的疼痛,讓她瞬間恐懼萬分,渾身發抖著大喊“救命,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