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時候,和奶奶說起這事,老太太也嘆道“這姑娘也是想不開,結婚過日子,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兒,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樣樣都要錢,再有個小病小災的,日子可愁人了。”
小華道“楠姐的性格比較堅強,大概日子苦點也能過。”
沈鳳儀不認同地道“她能過,那她的孩子呢她自己苦點沒什么,小孩子可以嗎”
小華瞬間無言以對。
沈鳳儀溫聲道“雖說找對象,不能光看人家門第如何,但是奶奶和你說句心里話,基礎的溫飽還是得有保障才行,像你,奶奶還希望對方不會阻撓你前進的腳步,即便結婚了,也不會被家庭瑣事絆住腳步,依舊能夠有自己的追求。”
這也是為什么,沈鳳儀格外看好徐慶元的緣故,這個孩子心胸豁達,不會覺得女同志就該比自己低些,還愿意幫助小華進步,充分尊重小華自己的意見。
她家就這一個孫女,她是希望這個孩子能夠在盡可能的范圍內,自由地過這一生,不像她們老一輩一樣,進了夫家的門,人生里就是孩子和灶臺了。
她以前在報紙上看過一篇文章,男人嫌棄每天回家,不是流水賬一樣的沒完沒了地吃飯,就是判不盡的婆媳官司,或者是沒完沒了的小兒啼鬧,讓他感覺窒息,完全無法沉下心來工作,然后批判華國的家庭模式。
她當時看完,就覺得觸目驚心,在這飯食、官司、啼哭背后,難道沒有映現出一個個無奈、崩潰、焦心的妻子、兒媳和母親的身影嗎
她甚至覺得這個作者有些無恥,但是也不可否認,有很多男同志是認同這位作者的“煩悶”和“苦惱”的,當時她還拿著這份報紙問丈夫,是不是也是這樣想的,丈夫倒是和她推心置腹了一番,感謝她這些年為家庭的付出,她當時一口氣才順了些。
現在和孫女兒聊起婚姻來,心里仍是有無盡的擔憂,如果小花花真和慶元沒了緣分,以后還能再找到這樣尊重、愛護小花花的孫女婿嗎
想到這里,仍不住叮囑孫女道“小花花,奶奶這一輩子因為投了女胎,就困在這四四方方的天地里了,但那是舊社會的緣故,現在是新社會了,奶奶相信我的孫女也能夠做出一番成績來,不管這成績是大是小,奶奶都希望你能堅持,千萬不要有靠人的想法,靠誰都不信。”
許小華忙應道“奶奶,你放心,我都知道的。”說到這里,許小華忽然想起艾大姐的信來,立即和奶奶說了個大概。
聽到艾雁華想讓小花花去春市進修一年,沈鳳儀笑道“這是好事,雖然你去這么久,我們會想你,但這是你的前途,奶奶支持你去。”
說著,心里忽然一動,望向孫女問道“慶元有說這次是去東北哪里嗎”
許小華搖了搖頭,“我忘問了,回頭我問下。”
沈鳳儀點頭道“要是去一個地方,你們還能互相照應下。”握著孫女的手,嘆道“要是能和慶元調到一個地方去,也可以試一試。”
許小華怔了一下,“奶奶,我要是去那么遠,你和爸媽怎么辦呢”
沈鳳儀笑道“我倒沒什么,又沒有工作了,你要是不嫌棄奶奶,奶奶去你那里住個一年半載的也不是不可以,你爸爸常年不在家,你去哪兒,對他影響不是很大,就是你媽媽,才調回京市來,怕是不好再走。”
又拍了拍孫女的手道“奶奶也就這么一說,回頭你還得和你爸爸媽媽商量商量。”
聽到奶奶愿意和她走,許小華心里有些感動,忽而轉念一想,她先前不還愁著以后用什么理由勸服家人和她一塊兒離開京市嗎
眼下這不是現成的理由嗎
她真是一葉障目了,這兩天就光著急慶元哥調走的事兒,竟然忘了,自己本來也是準備在1966年之前,把一家人帶離京市的。
先前她還想著,等到了年底,找個什么理由勸家人和她一塊兒走,心思全在她自己的工作這邊,完全沒想到,突破口也可以是慶元哥那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