貽貝俗稱海虹,一般生長在海濱巖石上。
這兩種云綿綿都吃過,海鮮市場里都有的,隨便煮煮就能吃。
味道很鮮,還能做海鮮湯。
她將這兩種螺分別裝滿了兩個籃子,一共四籃,全都放進背包。
正要起身,又看到礁石縫隙里好像還有個奇怪的東西。
長得格外丑,丑的還很獨特,頂部尖尖的,突起分成很多根,長得象爪子,實在是讓人喜歡不起來。
之所以為吸引云綿綿,是因為這東西上面也有屬性介紹,是可以采集的。
對于云綿綿來說,既然可采集,那就是好東西。
云綿綿好奇地拿起一個。
佛手螺又稱鵝頸藤壺,難得一見的高級海鮮,生長在海邊的礁石縫中,一般是成群生長,對生存環境的水質要求極高。
竟然是高級海鮮。
不過佛手螺的數量沒多少。
她很仔細地找了一會兒,才弄到二十幾個,不像剛才是黑螺和貽貝,不要錢似的,一抓一把隨便撿。
確實是物以稀為貴。
云綿綿搜尋了一圈,確認沒有別的發現了就回到了船上。
剛上船,雨勢就變大了,天空也完全黑了下來。
天氣又陰又冷,雨水落在船上啪嗒啪嗒。
前兩天晚上,全靠焦油燈照明,她才能在晚上干活,但是昨晚五個焦油燈都用完了,現在天一黑,她的船也漆黑一片。
沒有燈可不行,她得再做幾個。
她去交易中心搜了一下,貝殼倒是很多人換,可焦油卻只有兩個人在換,一個要用焦油換武器圖紙,另一個要求用肉類食物交換。
云綿綿看了眼后者的名字。
竟然是認識的人。
之前就是這個人在云綿綿這里買了魚肉。
除了他之外,后來云綿綿的魚肉也有幾個人買,但是就他買的最多,別人是一塊兩塊的買,他都是十塊十塊的買,前后買了三次,一共買了三十塊。
云綿綿分別找了幾個人,用木頭和礦泉水一共換了十個貝殼,然后去私聊容嶼“我這里有海螺和貽貝,你要不要和你換焦油。”
螺肉和貝類也算肉,交易中心魚肉雖然不多但也有人賣,但是這種云綿綿可沒看到。
對方很快回復。
容嶼“看看。”
云綿綿把照片發過去。
雖然這兩個東西確實黑黑的其貌不揚,但是煮著吃還是挺好的。
容嶼“可以。”
云綿綿“二十個螺或者貽貝換一份焦油。”
容嶼“太少。”
云綿綿有整整兩大籃黑螺和貽貝,估計八百一千個是有的。
開價二十個換一份焦油,只是試探一下,說不定人家能同意呢,反正海上的交易也沒一個標準,都是自己定價。
更何況,這東西只有她一個人有。
不過,既然對方嫌少,那就加一點也沒關系。
云綿綿“那你說怎么換”
容嶼“一碗螺或者貽貝換兩份焦油。”
他發來一個小碗圖片,是用木頭做的碗,和普通的飯碗差不多大,四寸的樣子。
云綿綿剛好也懶得一個一個數,一碗就一碗吧。
云綿綿“成交,你有多少焦油,我想換十個,給你五碗。”
按照容嶼之前吃魚肉的速度,她覺得他能消耗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