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了方仙兒,棗兒背著面餅滿載而歸。
她回到洞里,就招呼大牛過來幫忙給各家發東西,大伙一看供了方仙兒的錢竟然真得了吃食,全都興奮不已。
“從此我不信神佛,也不拜神佛了,就信咱的方仙兒”張家娘子看著手中的紙包說道。
其他人深以為然,俗話說有奶便是娘,那按他們眼下的情況,能給口吃的便是真神仙了。
忙活了一陣,都把東西存放好了,棗兒又把妹子叫來,給她嘗方仙兒送的糖水。
“阿姐,這個真好喝,你也喝些”杏兒幸福地瞇起眼睛,又把竹筒遞到棗兒嘴邊,讓她也喝。
棗兒摸了下她的頭“乖,阿姐先不喝,你拿去給翠翠她們分一點。”
她剛又從方仙兒那得了一筒糖水呢,之前這筒就給大家分著喝吧。
忙完瑣事,棗兒拿上一包面,出門拐到劉二山他們的洞里去了。
這邊的洞比棗兒她們的大些,人也住的多,在這個洞附近還有個較小的山洞,兩個洞里總共住了三家大戶。老人們住采光好的小洞,剩下拖兒帶女的青壯年就合住這個大的,免得孩子鬧起來吵到老人休息,只白日里一起吃飯就好。
沒辦法,條件就是這樣,搭伙過日子也沒那么多講究了。
此時洞里亮著微弱的火光,氣氛卻很沉悶,人們正在分食剛大牛端來的面湯,這湯剛又兌了一遍水,其中半鍋給老人們端過去了。
劉二山虛弱地靠坐在山壁旁,他媳婦正拿個碗給他喂湯。
棗兒看了兩眼,心道二山叔能坐起來,應該是病情好些了,心下也很高興。
她快步走過去,劉二山聽見動靜,皺著眉頭看她“莫要離我太近,別是給你過了病氣。”
棗兒想了下,聽話地站住腳,沖著劉二山晃了下手中的紙包“二山叔,剛大牛跟你說方仙兒的事了吧”
劉二山點了點頭,嘆了口氣“說過了。”
他此時的心情有些復雜,本來才知會大伙,要遠離那方怪,結果就開始下雨,他還病倒了,一群人挨餓受凍幾天,最后還是從方怪那里拿的吃食。
那東西不愧是精怪吃的,只一口湯就香得不像凡品。
棗兒將手里拿的紙包丟給他“二山叔,我剛又去找了方仙兒一趟,我覺得它應該是個好的,只要肯拿錢供它,實實在在對它,它給吃食就格外爽利”
劉二山接過紙包,打開一看,里面就是大牛提過的面餅,看起來白白凈凈的新奇樣式。
他猶豫片刻對棗兒道“你給我仔細說道一下。”
洞里其他人也都湊到附近坐下,支起耳朵聽兩人說話。
棗兒便從自己第一次去找方仙兒的經歷講起,一直說到剛才她供了十文錢,方仙兒一高興直接給了十幾包面餅。
聽到這里,劉二山徹底坐不住了,急急問道“方仙兒果真給了十包面餅”
山洞里其他人也躁起來,緊緊盯住棗兒,不敢眨眼。
棗兒點了下頭“真的,面餅已經拿回我們洞里了,然后我才過來跟你們說這事。你們要不也帶些錢,和我一起去找方仙兒試試吧”
逃進山里的幾家,情況應該都差不多,手里應該都捏了些買不起糧剩下的余錢。
當時還以為這錢要爛在手里了,不能當吃不能當喝,誰能想到他們還能有這般造化呢
洞里的幾家人立馬翻找起來。
“當家的,那我先拿十個錢試試去”劉二山的媳婦荷花,從包袱里數了十文錢,然后轉頭看向旁邊的栓子娘,“大嫂,你去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