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惡,就因為她外殼很方嗎如果她是圓的,不會被叫圓仙兒吧這也太以貌取機了
“請投幣”盛珺立刻發出不滿的聲音。
可惜古人們完全沒能領會到她的反抗之一,一個個喜笑顏開道
“太好了,方仙兒這是答應了,以后我們都是方家村的人”
新鮮出爐的方家村人,在整整齊齊,仔仔細細拜謝過方仙兒之后,就開始圍觀棗兒從方仙兒那里拿東西了。
那專注肅穆的氛圍,就像是在舉行什么神秘偉大的儀式。
大伙很快發現,今日的方仙兒估計是心情不錯,狠狠發了一波大力,讓那賜福的法光持續了好久好久。
棗兒又拿到了幾包肉腸。
每拿一包,人們就忍不住激動地喊一遍祝福詞,給方仙兒再拜上一遍,仿佛只有這樣才能抒發大伙的感激之情。
接著,棗兒還更換了目標,將最后一團未知的法光也碰了,拿到了一個大紙包,里面裝著許多小紙包。
打開一看,是種和面餅顏色相近的細粉,帶著復雜的豆香,沾一點放嘴里嘗卻是甜的,肯定也是一種吃食。
這取東西的過程,不知持續了多久,天色終于黑下來了,方仙兒的光也熄滅了大半。
此刻只有神水和面餅的光還亮著。
等棗兒點完兩下電解質水的按鈕,光就徹底滅了,盛珺默默用兩瓶電解質水碰掉了兩包泡面,給這次多買多送的活動圓滿畫上句號。
地上的東西堆成小山,村人們開始清點收獲。
大伙興奮地數完,一共有十盒餅糊干,七包肉腸,五包豆香粉,兩瓶神水兩包面餅,還有十包蔬菜干。
其中有個別東西是盛珺給的贈品。
“想不到,沒有地種,咱們也能這樣豐收。”趙家婆子看著豐富的物資,忍不住感慨道。
趙郎中也露出動容的神情,轉頭對孩子們說
“都要記住,方仙兒給東西是它有善心,咱必須念著它的好,把日子過起來,以后想辦法回報它。絕不能因此養刁了性子,不肯勞作,只想著靠它的法力過活。”
“趙爺爺,我們全都記下了”孩子們認真點頭。
“哎,都是好孩子。”趙郎中欣慰道。
劉二山突然開口“我有個主意,今個方仙兒出了大力氣,咱還有了新的村名,不如就把這個日子記下來,當作咱自己的節日,紀念一下方仙兒待我們的善心。”
“這個法子好,那這節該取什么名字呢”有人問。
“要不就叫方仙節”
“我看挺好,很直白,聽起來也順耳。”
“今兒的時辰已經晚了,方仙節怎么慶祝,有啥項目,還需細想一下,干脆明年再正式過節如何”
“有理,那就等明年咱們再好好慶祝方仙節”
明年再過,還有一層意思,說明他們都能吃飽穿暖地捱過冬天,見到明年的光景。
有條件過節,也意味著他們的日子會越過越好。
節日的意義,不就是感懷深刻的紀念,與虔誠美好的祝愿嗎
一個特殊的節日就這樣定了下來。
人們拜別方仙兒之后,就帶著東西陸續回到劉二山所在的洞里。
荷花負責給每家每戶分東西。
等分完,大伙又細致討論了給方仙兒蓋個小廟的事,最終定下明晚動工。
說完正事,大伙就各自回了山洞。
晚飯已經吃過,分到的東西都被各家人仔細收好,打算明天醒來再琢磨吃的事。
很快,所有洞內都熄滅了火光,人們紛紛進入夢鄉。
或許是手中有了意想不到的充裕存糧,大伙心里都格外踏實,安安穩穩地一覺就到了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