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正午之前,大牛他們帶著宋銜青順利回到山里。
棗兒她們出門尋東西去了,還沒回來。荷花等人都在,俱是訝異他們這么快就把人帶回來了。
但看一行人神色疲憊,也沒細問,只安排他們簡單吃了幾口東西就去休息。
宋銜青借了個木盆,問了打水的地方,出去一趟,回來時那張黑臉已經洗干凈了。
李發宗和大牛對他的相貌好奇已久,這下終于有機會看個明白,暗自打量幾眼,面白無須,鳳眼朱唇,果然是如傳言中那般好相貌。
等宋銜青收拾完,大牛就邀他過來和自家人住一個洞里,讓他睡在最里頭。
宋銜青沒有異議,走到洞的深處卸下鋪蓋卷,在地上攤開,很快就躺下了。倒是不挑地方,也沒說啥抱怨的話,令大牛刮目相看。
他本來還擔心秀才公平日里講究,會嫌棄這住宿的地方簡陋。
竟然沒有。
宋銜青見狀笑著解釋道“之前在書肆抄書時,夜里也是在地上度過,這里的條件并不艱難。”
和村人們相處一日,他似乎也克制住了自己咬文嚼字的說話方式,如今雙方交流起來障礙小了許多。
又聊了幾句,宋銜青就累得睡過去了,閉目無聲,大牛他們也很快躺下休息。
因有他們的緣故,荷花她們說話做事的動靜也得很輕,生怕擾人清夢。
一整個下午,山中都是一片靜謐祥和。
等過了晚飯的點,人都醒了。
棗兒她們也神采奕奕地回來,比平時晚了許多。
一到洞門口,棗兒就放下了滿當當的簍子,眼神亮得驚人“我們這次出去,找到了一處新地方,那地兒比較潮濕,竟然長了許多野豆子”
荷花她們伸脖子往筐里一看,也露出欣喜的表情。
“真是野豆子,采了不少回來呢”
“有了它,留些種,等開春了試著種種,來年我們就有許多野豆子吃了”
這野豆子與平日里吃的大豆種類不同,豆莢又小又細,一莢里也就三四粒小豆子,和麥粒差不多大小,烏黑的表皮,內里卻是淺淡的黃色。
別看它小,本質卻和豆子差不多,是實實在在的糧食,還能制成醬和醬油。
除了當糧食以外,據趙郎中說,這東西也能當藥用,能治眼疾、黃癉之類的病。
野豆的草莖和豆粕還能用來當飼料,可惜她們現在沒養什么禽畜,但可以先存著,說不定日后用得上。
只能說,還是那句老話,山中無閑草,什么都是寶。
之前老人們總覺得種不成糧,憂心得緊,眼下有了這野豆子,想必心里都能踏實一半。
她們附近有汪泉水,地面不算太干,取水也算方便,種野豆子應該能活。那接下來就是得計劃一下開荒的事。
只是,有經驗的農戶都知道,在山里開荒有多費勁,這事還得細細籌劃,
請長輩們多拿一些主意。
看過野豆子,荷花她們就把簍子端走,剝皮去了。
棗兒聽說劉二山他們已經回來了,就過去找人,說了點別的事
“二山叔,我們今兒走的高,都到另一頭的山頂上了。我瞧見對面還有一座矮山,和咱們的這座從半山腰接連著。”
“也是奇得很,明明挨在一塊兒,那一座山卻青綠許多,想來有不少好貨,不如回頭咱一塊過去瞅瞅”
劉二山想了想,說“也成,就是路遠地不熟,去之前得多做些準備,不然心里沒底。”
“這倒也是。”棗兒嘆了口氣,“那回頭再說吧。”
聊完這些,她又想起來宋書生的事,問了幾嘴,簡單了解情況后,又悄聲問“叔,那方仙兒的事咋給秀才透底呢”
劉二山道“既然決定把人接進來了,每天吃著方仙兒的東西,又要他教那群小的認字,這事肯定是瞞不住,不如就照實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