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那村子也沒再種了。
因為這東西產量偏低,伺候起來麻煩,就算名叫旱稻,也比一般糧食吃水,出力不討好,再到后面種的人就沒多少了。
總而言之,以前能吃上細麥粉做的方便面、餅干之類已經相當幸福了。
如今竟然還能吃上稻米做的粥
她簡直快被這大福餅砸昏了
正暈乎著,方仙兒那邊又有新話了“罐里裝的是黃桃果塊,制法比較特殊,不開封的話也能儲存半年有余,打開后如同鮮果。”
因為水果罐頭的外型被系統篡改了,盛珺剛才就研究了一下。
發現目前這種陶罐設計,雖不能像現代瓶裝罐頭那樣,存放一兩年,但也可以放置半年左右。
她因為好奇,還翻了翻空間里的視頻,然后就發現古人的智慧真是不可小覷。
早在古代,就已經做出了罐裝食品,只是在技術上受到了限制,沒有那么安全衛生,保質期也不夠長。
但系統出產的這種仿古罐頭,在衛生上絕對是有保障的,保質期也介于現代與古代的技術之間,絕對不短。
棗兒等人一聽,俱是驚嘆不已。
黃桃這種水果,她們沒見過,更沒吃過。但方仙兒給的肯定全是好東西。
再聽那新鮮的果塊,竟然能儲存半年有余,村人們都自覺將那句“制法特殊”歸功于方仙兒自有的法術。
畢竟都有壓縮餅干和粥塊這樣神奇的東西了,鮮果罐頭這種東西能放也是很合理的。
“那這罐子黃桃,差不多能放到開春,就是過年也能吃上新鮮水果了”棗兒高興道。
像她們之前摘到的毛梨子,除了一部分做成果干的存著,新鮮的早就吃光了,因為不能久放。
一群人興奮地議論了許久,終于沉淀好心情,接著碰觸法光,取回禮。
因為方仙兒親口說過,幫它的越多,得到的回饋也就越多。
大伙就對這次銀葉子可能換到的東西數量,有了不少猜測。
只是,這實際得到的吃食,還是遠遠超出了他們的想象
“棗兒,咱取了多少粥塊和餅干了”西娘覺得自己手都酸了。
“數,數不清了,誰回去拿簍子來多拿
幾個”
大牛帶了幾個孩子們急匆匆地回洞,又急匆匆回來,一起把吃食往簍子里裝。
端得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盛珺看著她們忙來忙去的身影,總覺得和之前見過的,大半夜辛勤囤貨的小松鼠一個樣。
忙了半天,棗兒抹了把頭上的汗,將手里的東西交給別人,也沒忘了她們還有一項任務。
她示意宋銜青一起走到盛珺跟前,問“方仙兒,你之前提過,做豆腐需要石膏或鹽鹵石膏我們大概知道,這鹽鹵具體是啥模樣”
盛珺道“有鹽湖或海水的地方,會形成一種白色的結晶,這便是天然鹵塊。”
其實也能人工鑿井取鹵,但對棗兒他們來說,人少又沒有工具用,操作難度還是太高了,暫時沒有說的必要。
棗兒聽了書生的轉述,面露難色。
她并沒有見過海。
鹽湖的話,似乎也沒聽說過哪里有。
不過可以先記下,萬一以后在哪撞見了鹽湖呢。
“多謝方仙兒為我解惑,只是這鹽鹵聽著難尋,還是得寄望于找石膏來做豆腐了。”棗兒嘆了口氣。
盛珺一聽,搜索一番提醒道“石膏在山里或許能見到。大小不好說,但通體無色,表面摸著平滑,質地卻并不堅硬。”
棗兒感激地記下來,打算回頭出門尋食時,順帶也留意一下四周有沒有石膏。
等事情差不多忙完了,一群人也打算背著吃食往回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