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這么個說法,我們助方仙兒快些恢復法力,也是在讓這世道慢慢變好了”棗兒笑道,“可惜咱們還是太弱,又得想著自保,也不能做些什么”
“一時的弱也說明不了什么,有方仙兒護佑著,我們遲早能強起來。不過你的話很有道理,咱們日后為了更好地自保,更快幫方仙兒恢復,還得想法子加強一下武力。”宋銜青道。
大牛插嘴“你的意思是要讓我們去學武么”
這會兒每天學字,要是再學個武,誰見了不得說一句他們是文武雙全的棟梁
“不止,石器和木器不是長久之計,我們需要更多鋒利的東西。”宋銜青道。
眼下也只有棗兒有把祖傳的斧頭夠格,剩下的東西也只能臨時用用了,真要有人摸進來,他們基本等同于手無寸鐵。
“哦,你說的是像守城兵卒拿的刀和長槍之類的吧。”
棗兒發愁地抓了抓頭發,說,“唉,咱們現在連吉貝也是剛有著落,還不一定拿到手里,又要考慮鐵器的事了。”
大牛想了想“其實也
不用焦心,咱們還有不少時日做準備。馬上入冬了,這時應該沒人有膽往山里闖,就是入冬之前得再防著點,我多做些陷阱布置到周圍去吧。”
確實,弄武器這事急也沒用,他們才剛滿足溫飽不久,得慢慢把家底攢起來啊。
聊完這些,又說起這趟出行的收獲。
對了,差點忘記說,我們弄到一些石膏粉,咱們可以做豆腐了”大牛高興道。
“果真太好了這會兒也沒太晚,咱們干脆現在就去找方仙兒問問做法吧”棗兒也一臉驚喜。
秋娘也同意“行,正好我還帶回了兩片元寶樹的葉子,一道拿給方仙兒瞧瞧。”
說干就干,一群人很快來到盛珺跟前。
聽到他們有了石膏粉,盛珺也很高興
“說起來,用鹽鹵和石膏粉,制出的豆腐也是有區別的呢。石膏粉點出來的那種叫嫩豆腐,口感嫩滑,質地柔軟易碎。鹽鹵點的就是老豆腐,表面是皺巴巴的,口感雖不如嫩豆腐嫩滑,但不容易煮爛,燉久了還很入味。”
棗兒一聽,想起原先縣城賣的那種豆腐,表面確實是皺巴巴的,她們年節時候買回來嘗過,的確很有韌性。
她很快說道“看來我們之前吃的都是老豆腐了,不知那豆腐娘子是在哪里尋到的鹽鹵。”
現在她們手里有石膏,做出來的肯定就是嫩豆腐,這種豆腐還沒吃過呢,也不知到底能有多軟嫩
這樣一想,大伙全都期待起來。
盛珺也想到這個,繼續補充說“之前跟你們說過的豆腐皮,就是用嫩豆腐的做法衍生制出來的,但豆腐干卻得用老豆腐才行。不過,這做豆皮兒也不是簡單的事,需要不少秋娘手中那種白紗布。”
“所以,我今晚就只說一下豆漿、豆腐腦、豆花和嫩豆腐的做法吧。”
秋娘奇道“咦,怎么又多了幾樣沒聽過的吃食”
盛珺微微一笑。
哼哼,為什么把這四種放一起說呢,因為嚴格來講,這幾種東西,屬于一個流程中的產物,只是凝固的程度不同。
豆子磨碎后先變成漿,煮完漿點石膏凝固,就變成嫩嫩的豆腐腦,再凝實一些,就成了豆花,再升級,最終的完全體就是豆腐啦。
棗兒她們跟聽故事似的,都覺得神奇,做個嫩豆腐,竟然每一步都能生出不同的吃食,真是太有趣了
最積極地要數孩子們,因為好奇那豆腐的變化,恨不得現在就去做來看個夠。
不過,注定要讓她們失望了。
只聽盛珺同情地說道“這豆腐今晚肯定是做不出來的,因為豆子得泡軟,泡足了水才能開始做,最快也得等到明天。”
孩子們全都露出失望的表情。
啊,以前從沒覺得明天這個詞如此漫長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