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多年,好幾代人都是這么辛苦過來的。
如今,終于換來了回報。
他們的堅持,最終種出了一片發財樹
棗兒她們聽了這些,也是唏噓不已。
感慨間,也沒耽誤指導村人們再做一個榨器。
這次做的時候,棗兒幾乎沒出聲,只在旁邊幫忙盯著哪里有問題。村人們記性還不錯,動手做完第一個后,就把那榨器的結構吃透了,全程沒再出任何岔子。
棗兒見狀,徹底放下心。
她們能教都教完了,剩下的就讓他們自己忙活吧。
接下來的幾天,韋家村人就可以全力榨油,榨好以后先存起來。
韋老根跟棗兒說,讓她們過兩天,也就是月末時抽空再來一趟,或者下月初。到時韋平安他爹應該就回來了,可以討論一些經商方面的細節。
棗兒答應下來。
又扯了一會兒天,一旁的秋娘忽然想起了彈棉花的事。
想到那些棉花是托韋平安的福才拿回來的,秋娘就悄聲問其他人,要不要給韋家人說說這事。
這年頭,家家戶戶里不一定有棉花被子,但多少都能攢出兩床摻了東西的木棉被來,木棉雖不如棉花敦實,但彈完也會變得更加松軟。
大伙商量了幾句,覺得可以分享,就又跟韋老根他們把彈棉花的事情說了。
彈棉花的工具簡單,只要有弓有線的話,就可以試試。
大牛借了把弓簡單演示了一下流程。
韋家村的人一看,都感動得不知說些什么好。
平安小子交這些恩人好友,可真是交對了啊
怎么就有這么多生活的好點子呢
她們還這樣大方坦誠,愿意無私地分享
聽到韋家人這樣感慨,棗兒靈機一動,忽然覺得可以借著這個機會,幫方仙兒小小地加點聲望。
她清了清嗓子,開口道“咳,其實吧,我們本身也是比較愚笨的,哪能冒出這么多好點子呢”
之前我們也說過,像是這榨油的法子,都是我們祖輩信奉的仙人傳下來的。平日里也是因為感受到了它的智慧,才能想出一些新鮮的東西。”
“咱都是在地里刨食的人,想來平時的習慣也差不多,逢年過節,或者心里不踏實時,就會去求神拜佛,只是這苦日子,怎么拜也看不到頭,對吧”
韋家人認同地點了點頭。
確實,平時誰沒求老天保佑過,只是最后該吃的苦一樣也沒少吃。
得了他們的準話,棗兒便握緊拳頭,眼神堅定道“如今咱們兩邊有了親密的合作,我們也不藏私,若是你們愿意的話,可以和我們一起信奉這尊神仙它名為方仙兒,絕非一般神佛,不能實現那些做白日夢的心愿,卻會庇護所有老實肯干的人。只要大家平日里勤勞一些,在它的加持下,日子肯定都能越過越紅火”
棗兒也不怕把牛吹大了。
因為她心里堅信,有方仙兒在,她們肯定能把日子過好。
而韋家村的人與她們建立了合作關系,受到影響,必然也會越過越好
眼下這楓油,不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