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授課并不會影響縣里動工的進程。
開工當天清晨,百姓們就準時在指定地點集合,正式登記報道,加入做工的隊伍。
棗兒一行人忙得不可開交。
好在大同協會商部的富戶派了不少人過來,有他們幫忙,人手多了,就可以分頭處理事情。
她們將登記過的百姓分成了十人小組,然后按小組來分配任務。
大半的小組都得去修城墻。
有的搬運石頭,有的燒石灰,還有小組要去制熟土
少半小組則是有其它任務。
比如烹制運送飯食、在城中修建公廁之類。
各小組的工作,會細化到每一個步驟,總之都安排得滿滿當當。每個組的目標也定得非常清楚。當然,工作量和難度不同的話,得到的貼補也會不同。多勞多得并非說說而已。
為了避免矛盾,輕省的活計目前是采用輪崗制,讓每個組都有機會做。
大致的安排就是這些。
每登記一個人,棗兒她們就會不厭其煩地叮囑一句“分組都是隨機的,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需要磨合。如果在組內出現任何矛盾與問題,隨時可以過來反映,我們盡量解決。”
這些細節看似不起眼,但棗兒她們都知道,只有維持一個良好的做活環境,才能提高勞動質量。
百姓們聽完,心里也很妥帖,紛紛點頭答應。
大伙拍著胸脯保證,如果不是要緊的問題,一定不會拿來麻煩她們。
等所有人都分好組,登記完,百姓們就驚喜地發現,分組后也能領到一頓早飯。
之前棗兒說了,不會再免費餐食,她們還以為要餓著肚子做工,中午才能吃上飯呢
這會兒可好了,一碗熱乎乎的餐食下肚,肚子填飽了,身上也是暖呼呼的,大家都有充足的力氣做活。
準備工作就是這些。
吃完飯后,就有專門的人帶著大家去各自的工作地點,進行詳細教學。
棗兒她們終于松口氣,但也一刻不得閑。
劉二山照常帶人回深山取吃食去了。剩下的人就聚到一起,商討找尋煤礦的事。
棗兒說“咱們要煉鋼,燒制石灰,且冬日里百姓們取暖也需要用到煤,找煤礦這事絕不能再拖了。”
有了方仙兒給的圖示,煤礦很好找。從圖上來看,那地方離縣城不遠,出城后走另一個方向就能到。
燒煤用的煤爐已經在研制中,蜂窩煤也有潛在的生產人選,等煤塊一到,立刻就能嘗試制作。
只是,煤炭需求量大,采煤是個難題,也是最需要人操心的事。
棗兒道“牢里的衙役和富戶,都可以發配去當勞工。城中的百姓,若是有作奸犯科的,也可以派去挖煤,時長就按犯錯的嚴重性來定對了,這次誰出去找煤礦”
她最近肯定走不開,只能寄望于剩下的人。
大牛想了想說“那就我去罷。我有身手,路上比較安全,按圖找東西應該沒什么問題。”
至于剩下的,等先找到地方后再作安排好了。
“那就你去吧”
其他人都沒有意見。
大牛點了下頭“行,那我就不耽誤了,收拾一下東西馬上就走。這次過去,我先不帶太多人,這樣方便打探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