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出謀劃策也不準確,這更像是盟友間的求助。
韋家來信說,因為商隊做出了不錯的成績,名號也響了許多,隱隱雞湯在縣令跟前掛上了名。
想看圓月柚子寫的自動售貨機的古代生活第99章嗎請記住本站域名
近來,韋十八便得了縣令壽辰的請帖,五日后就要赴宴。
他有些摸不清縣令的意思,不知道對方是瞧見了利益,也想跟著分一杯羹。
還是單純看重他們,想一個建交情的機會。
如果是前者。韋十八說心里沒底,想和棗兒她們提前商討一下這事的對策。
就算要分利出去,也有不同的分法,他們總不能白白付出,總得將好處吃夠才行。
若是后者的話,韋十八就打算帶棗兒她們同去,一起混個面熟。
不管哪種,他們肯定都得做兩手準備。而且還要考慮到壽禮的問題。
總而言之,這壽宴的事與兩邊人都有聯系。韋十八不可能自己做主,就給她們遞信詢問。
當然,如果棗兒她們實在不想摻和這些事的話,他就自己拿主意了。
不過也希望最后得了什么結果,大家都能有個心理準備。
韋十八說得細致,接下來就看棗兒她們怎么想。
盛珺聽完,暗道幸虧大伙去縣城擴充了地盤,沒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有了更多的出路和經濟來源。
只能說在這個朝代,手中無權,生活的風險實在是太大了。
端看眼下,韋家那邊剛起來一點,就有了被人分羹的可能
如果那個縣令真要好處,韋家肯定拒絕不了,畢竟一村人都要在縣里生活呢。
棗兒她們當然也可以勸元寶村的人遷到這邊來,但在這個節骨眼不太合適,大伙正在縣里茍發育呢,低調才是硬道理。
唉,只希望那縣令是個好的吧,別太貪了,少給大家添點堵。
這邊,李婆子不知盛珺想法,面色凝重地捧著信。
她肯定不能替全村做主。
劉二山他們這會兒已經帶著物資離開了,今日不會再過來。
李婆子抬手喚來飛奴,將韋家的字條原封不動裝回它的身上,讓它去給棗兒她們送信。
傍晚,回信到了。
信中說,大伙得了消息,就在縣里商量好了對策。
不過,棗兒和其他人都走不開,不能赴約。
只有鐵柱把縣里富戶的合作談妥了,如今零食生意也都邁上正軌。最近兩天,他稍微空閑下來,這次就讓他當代表去韋家談事。
正好鐵柱和韋家人也熟。
事情就這么定下。
次日一早,鐵柱就背著簡單的行囊,跟著劉二山的運輸隊伍回來了。
稍微歇了會兒腳,他就被幾人送到了山另一端的元寶村口,獨自進村。
許久沒來這邊,鐵柱很快發現村里產生了不小的變化。
首先是村里的房屋大多重新修繕了一遍,修得更漂亮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