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看,兩者似乎并無哪里不同。
實際上卻是有很大區別的。
縣衙的人做那些事,最終都是為了讓自己更好地享樂。
而方君的隊伍,卻希望整個縣城一起過上更好的生活,一切做法都在朝這個方向努力
她們的心更溫暖,更廣闊。
在一眾
人的期待下,縣城的煤爐安裝工作正式拉開序幕。
棗兒一行人倉促進城,摸爬滾打到現在,終于讓這座小城初步走上正軌。
劉二山總算能將運輸工作交出去,回歸深山,悄悄打了幾把手弩,送到秋娘等人手中,給最親近的自己人作防身用的秘密武器。
同時他還鉆研起火銃和火炮等更優質的武器,為后面的事做準備。
棗兒這邊也騰出手,刻好了幾個木雕戲用的人偶,又找了一批有文采的人,按她的要求寫了個戲本子,讓人帶去給鐵柱赴宴用。
鐵柱在壽宴開始前三天拿到了這些東西,和韋十八他們一起品了品戲本,感覺十分不錯。
這出木雕戲不算復雜,韋十八找了人過來排演,又配了專門的樂師,終于趕在壽宴前排演完畢。
壽宴當天。
鐵柱跟著韋十八與韋平安一起,前往成安縣令府赴宴。
府邸并不算大,卻帶了一個漂亮的園子。
剛一進門,韋十八掃了一圈,就悄悄和倆小的說,這次縣城里能叫上名號的人物基本都被邀來了。
少數是他打過交道的,還有一些壓根沒有機會接觸,只聽過姓名。
但無論是誰,都不是好惹的。搞不好其中還有效忠于奉王的人,這次他們說話做事都得小心些。
鐵柱和韋平安趕緊點頭,表示牢記于心。
又過了一會兒,那位傳聞中的代縣令總算現身了。
鐵柱抬眼一看,果然和韋十八描述得差不遠。
消瘦的代縣令,身體看著不甚康健,臉色蒼白,一步三咳。
他這么一咳,四周不少人都圍過去噓寒問暖,鐵柱三人就被落在了后面。
“爹,咱們不過去問問嗎”韋平安悄聲道。
韋十八搖了搖頭,只掛著焦急的神情,轉頭去找府上的家丁催了催茶水,好讓縣令潤嗓。
催完就回來了。
他們仨與縣令初次碰面,不好表現得過于熱切,但也不能什么都不表示,免得失了禮數。
催水這樣的事,分寸就恰到好處。
等縣令那邊不怎么咳了,一群人就移步園中。
見代縣令跟前的人都散去,賓客紛紛落座,韋十八這邊就帶著倆小的上前打了聲招呼,表示出自己這邊的關切與問候。
代縣令似乎挺高興,笑著回應了他的話。還考了韋平安簡單的學問,對他流暢的回答鼓勵一番,然后便邀請三人入座,除此之外也沒提別的事。
似乎不難相處。
等所有人坐穩了,代縣令便說了一通場面話,然后就吩咐身邊人去傳菜。
吩咐完,他剛憋回去的咳嗽似乎又涌上來了,掩唇又咳兩聲,然后才看向場上賓客各位的到來,真是令此處蓬蓽生輝,也感謝諸位送來的祝福。”
鐵柱一聽覺得挺妙。
瞧瞧人縣令多會說話,把送禮的事說成送祝福,聽著都沒那么物質了,全是感情。
不過,咳嗽聲聽多了,他嗓子也莫名有些毛毛的
主位上,代縣令頓了頓,繼續道“對了,其中有幾樣別出心裁的祝福很配餐食,我欲與大家同享。”
說完,他一撫掌,旁邊就有一個戲班子不知從哪冒出來,進入園中擺臺表演,吱呀呀開始唱大戲了。
鐵柱一看,這還不是他們獻上去的那出。
看來有不少人都送了類似的禮呢。
挺好,一人送上一場戲,就能湊出一整場壽辰晚會了。
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