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滿人的村莊,若是遭遇了天災,從此再也無人居住。村中留下的種種念想就會凝出一顆寶珠來。
這種寶珠會隨著時間推移變得越來越大。
有了猜測后,田五便把相關的記錄統統燒毀,揣著珠子離開了。
他向別人打聽,很快又找到一處符合要求的村落,連夜到那村里搜尋,想要驗證自己的猜想。
花費數天,掘地三尺,果然又找到一顆黃色的寶珠
田五徹底掌握了獲得寶珠的途徑。
他沒有回之前的縣,而是直接繞到了省城。
靠著寶珠得了更大的靠山,一路加官進爵,最后竟然做到了丞相之位。
曾經那些欺凌過他的人也都受到了懲罰。
木雕戲到此徹底落幕。
看完戲后,下邊的賓客紛紛討論起來。
“幸虧田五報仇了,我心里還挺痛快,這出木頭戲還不錯。”
“若是我出門四處走也能撿到寶珠就好了”
“可是,你的錢已經夠多了吧”
“嗐,誰會嫌錢多呢”
在一片議論聲中,鐵柱抬頭看了一眼縣令,后者似乎陷入了沉思。
倒是與其他人的表現不太一樣。
想棗兒她們找人編這戲本子的時候,文本的重點都放在了田五從逆境中翻身,撿到寶珠打臉仇家的爽點上。
對于其它方面的描述就很淡,基本全是一筆帶過。
畢竟縣令過壽,總不好送一出特別苦大仇深的戲碼,面上還是得有正向的情緒價值。
至于其中一些可以品的細節,例如田生一家的艱難逃荒,遍地都是遭災后空無一人的村莊
像這樣關乎民生,點出世道之苦的內容,只有有心人才能注意得到。
眼下看縣令的表現,不像是無動于衷的模樣。
也不好說別的。但對方的確不像那種貪圖享樂之輩。
曲樂畢,木雕戲也結束了。
壽宴的最后一道佳肴,也被適時端了上來。
在座所有人都分到了一個精致小巧的瓷碟,碟中盛著一只橙黃色唬人的家伙。
鐵柱抬眼,很快認出這是一只螃蟹。
螃蟹是方仙兒的叫法。他之前跟著商隊南下時,那邊的人都稱它為“橫行介士”,還有些人會叫它“
無腸公子”。
螃蟹在北地是比較稀罕的吃食,看盤中蟹的品相,說不準還是從南邊運過來的。
其中花費的人力物力不敢想,縣令擺席可真是下了血本。
這么一想,好像又有些許鋪張浪費的跡象。
正琢磨著,鐵柱就聽縣令咳著說道
這東西新奇,我以前從未見過,咱們也算是沾上了聶公子的光。都是他排除萬難弄來這些,才能讓咱們一飽口福啊”
鐵柱恍然大悟。
原來不是縣令下血本,這些螃蟹都是賓客帶來的賀禮。
看來成安縣這邊的情況的確好些。
縣城里的富戶都比他們那的富戶過得滋潤,還能吃上快馬加鞭運來的螃蟹。
下方,風度翩翩的聶公子已經站起身來,謙虛對縣令說,自己只是想盡一片心意而已。
縣令與他說了兩句,怕螃蟹涼了,就結束對話,招呼大家趕緊吃。
在座的每個人手邊都放著一套吃蟹的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