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縣里只有少部分人裝完了煤爐。
雖然還沒開始派發蜂窩煤,沒能正經用上,但這也是十分值得驕傲的一件事。
一群人說說笑笑來到地方。
還沒排隊,就瞧見每個服務點的桌旁立了一塊新的黑色板子,上面密密麻麻地寫著白字。
每行話最后還有個方形的框,里邊畫著個勾子,也不知是什么意思。
百姓大多不識字,但對
這種新的變化仍是很想探索,便四下打聽起來。
好在,方君的隊伍很快給出了答案。
“大家辛苦了,接下來我會為大家講述這板子上的新內容。”
只見鐘月恒拿著一個擴聲筒,站在一處石臺上說道。
所有人的目光都被集到了她這里。
“這是我們近期做出來的新活動,名為暖棉計劃。板上寫的是份任務表,共有十余條可以完成的任務,每個小任務完成后,都可以領到不等量的棉花。大家可以挑能做的做了,量力而行。”
一聽又能領到東西,百姓們都很期待。
只是這棉花是何物,他們誰也沒聽過,全都有些茫然。
鐘月恒很快拿出一團雪白的棉花來,展示著說道“棉花就是咱們常說的吉貝,但品相更好一些。冬日里填進衣被,很能御寒。沒看清的也不要緊,每個服務點的桌上都擺了一團,領東西時你們可以仔細看看。”
吉貝這東西大家都熟,立馬就明白棉花的重要性了。
人們的呼吸急促起來,嘈雜地談論著領棉花的事。鐘月恒見了,很快拍拍手掌,示意大家安靜下來。
沒過幾秒,人群便鴉雀無聲,都等著她說那任務具體都是什么。
“每日按時做工,不遲到不早走,就算一日全勤。截止年前累計全勤四十天,即可領取棉花一兩”
“累計加工四十個時辰,即可領取棉花一兩”
“學唱歌曲五首,可領棉花一兩”
“學會阿拉伯數字,能進行簡單算術并通過測試者,可領棉花四兩”
“掌握拼音,能拼讀指定內容者,可領棉花四兩”
“每條任務僅可完成一次,棉量有限,領完為止。對了,我們最近打算弄一個彈棉花的鋪子,需要不少人手,有意向的可以過來登記。”
鐘月恒一條條念完,給每個任務做了詳細的解釋,還把彈棉花能讓棉更松軟的事情說了。
現在她們有了人手,打算照方仙兒的方法,做更大的彈棉花木器來用。
等做好了,就專門弄個鋪子,找專人來做這事,就很省心。
照這個計劃來看,按部就班做工能得到的棉花有限,但也不算少了。
一家人加起來,掰算著用,也能填兩件薄棉襖出來。
若想得到更多的棉花,就得完成更高級的任務。
比如學習。
有獎勵在前面吊著,百姓們或許就能有動力抽時間學習基礎的拼音,還有九九乘法表什么的。
一起打打基礎,她們后面教更深的東西也能輕松些。
城里百姓大多都沒接觸過這些學問,對識字讀書的態度不一。
不少百姓都很樂于讓孩子們讀書,但若問他們自己有沒有這方面的想法,多半都是抗拒的。
她們還特意問了一些人。
有的是說自己年齡大了,腦子笨了,再怎么讀也沒用的不在少數。
想想也能理解。
她們這些大人,當初若不是有方仙兒的緣故,又被秀才進山刺激了一把,也沒太多主動學習的動力。
眼下城中時間緊迫,每日還有工作,棗兒她們不可能挨個勸學,干脆就把獎勵擺出來。
反正多學東西就能多領棉花,大家伙自己看著辦吧
還有,教東西的夫子和富戶們的助教,空閑時會在指定的地方等著大家,想聽的就自己過去學吧
不得不說,這套方法十分有用。
下面的百姓掰著手指算了半天,得出所有任務做完能得的棉花數,眼睛都變直了。
“當家的,咱家一共有兩個勞力,若是能把那些獎勵全拿完,湊一起就有近五斤的棉用了純是棉花,沒有旁的東西,那能做出多暖和的棉衣啊”
“啥叫拼音哪里學我必須得學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