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就到了一個令村民們大開眼界的步驟合理密植。
只見李婆子她們拿了卷線尺做示范,撅著腚蹲在田里測量下種的位置,每行每列種子間都要保持特定的距離,量完就是整整齊齊的一片。
有村民忍不住感慨道“難怪過來種地會給那么多補貼呢,這活干得還真是細啊我長這么大,頭一次見到這樣的種地法子,和那些做活的工匠也沒兩樣了”
大部分村民都認為,方君的人這么做,必然是有她們的道理。
還有小部分卻不是很能理解這樣的做法,總覺得完全沒有必要。
不過,能被選來種地的人全都帶著腦子,沒誰會犯蠢出聲質疑。
如今只是悄悄在心里囤了個問號,就等著看到時收獲能得多少東西,一切憑事實說話。
一群人精心伺候著,把棉種和糧種慢慢下進地里,每一步都有規定的標準,偶爾還要做些計算。
難怪說,當初種地要優先招募會點學問的人呢
這年頭,肚里沒點貨,種地都要種不明白了。
一開始,村民們都不習慣這樣的做法。
后來漸漸把活做上手了,再聽那些嚴肅的分析與注意事項,想法也發生了不小的變化。
以前,無論是誰說起農人,腦中現出的都是窩在土里刨食的泥腿子。
可照現在這樣,誰見了還敢說種地是泥腿子的活
做農活也是一項有講究的重要學問呢。
村莊里一片忙碌富有生機的景象。
縣城中,棗兒她們的學習也有了一些小小的進展。
在接觸理化后,所有人都像是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這些東西實在是太有用了,唯一的缺點就是真的好難學啊
就說種地吧。
若是掌握了化學,能提取出書中說的這元素和那元
素,配在一起。那令人頭痛的病蟲害、植物病都能被輕松解決掉。甚至還能治好人的病呢
她們其實已經接觸過這些東西。
本作者圓月柚子提醒您最全的自動售貨機的古代生活盡在,域名
像是之前做石灰,包括用蒸餾水把生石灰變熟,都用上了化學,只是當時還很懵懂。
秋娘覺得,化學與醫學有些聯系。
她最近癡迷于這門課,拍著胸脯說要鉆研,然后再給大家教。
一聽她要琢磨化學,棗兒就翻開了物理。
作為木工出身的人,她對這個也有天然的興趣。
棗兒是個實用派,學東西都有細致的規劃。
她過了一遍書,決定先細究一下滑輪組,因為這東西很有用,相關的學問也較好理解入門。
她們日常城建總要吊重物,若是有了滑輪就能輕松許多。
小小一組滑輪,竟然能省那么多的力,真是不可思議。
棗兒學得快,還親自用木頭打了樣,送到鐵匠那里鍛造。
沒過多久,就有帶滑輪的吊車出現在城墻上方,城墻加固的速度都提升許多。
不僅如此,還有其它地方也用到了滑輪。
接著,棗兒又用杠桿原理改良了一下剪刀。
在這個朝代是有剪刀的,但都是很傳統的交股式。
這種款式用起來很不方便,每次都得拿手按捏前端的兩個刀頭,費力危險不說,剪出來的東西也不平整。
棗兒改出的新剪刀是支軸式,和現代用的剪刀款式相差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