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軍的照顧無微不至,每日給大家吃的都是精細糧食。
一開始吃的東西叫“餅干”,后面她們竟還喝上了稻米煮的肉粥。
那種肉粥是大妮這輩子吃過最好吃的東西,熱乎噴香的粥喝下肚子,被水圍困的噩夢都能變淡幾分。
照這樣的養法,沒過多久,所有九斗的百姓就都恢復過來了。不少人氣色甚至比受災前還好上許多。
只是,大伙心中仍藏著不安。
這些日子發生的事,就像一場夢。
方軍來得及時,做的也極好。
可她們只要一想到,生活要從一無所有重新開始,就覺得茫然無措,不知該從哪里做起。
而且,身體上的創傷愈合了,失去親人的痛苦卻鈍鈍地冒了出來,每個夜里都和刀子一樣削人心頭上的肉。
好在,沒讓大家難受多久,方軍就又派了“心理關懷小隊”過來。
每日,小隊的人都會來找百姓們聊天。
聊的東西聽起來都是些尋常的事物,可說完話以后,大伙都覺得,這心里不知怎的就舒坦多了。
盛珺也悄悄圍觀了心理治療的過程。
她發現,不管是眠崇還是如今的九斗,古人們的災后安撫工作都比想象中好做許多。大部分人都很配合,而且很快就能從痛苦中走出來。
究其原因,或許是遭遇的苦難太多,所以不管遇到什么,都想繼續生活吧
做完了心理關懷,百姓們就發現,接下來的日子,都被方軍那邊仔細地安排好了,完全不需要頭痛操心。以后的事漸漸清晰起來,沒人覺得茫然了。
就拿大妮一家來說。
大妮和二妮,在方軍看來就是倆小孩兒,每天去臨時搭起來的學堂念書識字就行。
至于大妮她娘,被編進了災后重建的隊伍,可以親手恢復曾經的家園。
大妮本不想去念書的。
她覺得自己已經和大人沒兩樣了,可以跟著娘一起干活。
只是,這個念頭很快就被打消了。大妮最終還是乖乖去讀書。
只因為方軍的姐姐說,這會兒并不差她一個小孩兒幫忙。她只要好好念書識字,以后就能幫上更多的忙,做一個更加頂天立地的大人。
大妮作為長女,從小就和小大人似的幫父母打理家中事務。直到現在,終于被當作孩子對待。每日無憂無慮地上學,一開始真有些不習慣。
不過,她很快就融入到了學堂豐富多彩的課程中。
方軍這里教的東西,與大妮想象中的不太一樣。
她以前曾聽旁人說過,學堂里講的東西枯燥,都是什么“之乎者也”那般晦澀難懂的話。
可方軍這邊的夫子卻很少教那些東西,就是要教,也會配著生動的小故事一起講,讓大妮聽得津津有味。
除了文章,還能學到不少新的知識。其中就包括水災的成因。
以前,若是哪里有了天災,大妮就會聽大人們說,這是因為惹了神明生氣。
比如發大水,就是因為河神發怒。
河神喜怒不定,脾性沒人能摸清,沒人知道它什么時候會生出怒氣。
沙河里就住著這么一位神明。
如今,大妮卻聽到了截然不同的說法。
夫子說,河流有汛期和枯水期,這次她們遇上的就是凌迅。
這讓大妮恍然大悟。
原來沙河里沒有會發怒的河神,只有上漲的水位和堵塞河道的堅冰。
所謂的怒氣,全都有跡可循。
眼下,九斗的水才退去不久,縣里正在進行清淤消毒工作。
同時還在做一些大工程,治理沙河,修建新的堤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