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麥芒是不是吹牛呢還真不是,這樣一條自行車生產線路,在原料充足的情況下,一個月生產四萬輛自行車完全不成問題,全年能生產將近五十萬輛自行車。
這個工廠一共安置了四條生產線,年產量可以達到二百萬輛。
而現在的自行車廠大多工序是手工制造的,小廠年產量也就在兩三萬輛左右,最大的工廠年產量也不過二百萬輛,全國自行車年產量在兩千萬輛左右。
這個年代,自行車貴是貴,但是很多家庭,尤其是工人家庭,還是買得起的,限制他們的只有產量。
他們不是沒錢買自行車,是拿著錢也買不到自行車。
晉省有各種豐富的礦產資源,對于生產自行車來說簡直不要太方便。
開業儀式搞的紅紅火火,羅村的人更是喜出望外,這廠長是李麥芒,那大家這段時間幫忙照顧羅小田能不能優先進廠啊。
“可拉倒吧,我聽說小田在你家的那段時間,你家天天吃玉米面。”
“胡,胡說,你家才天天吃玉米面呢。”這人著急的辯駁,生怕被李麥芒知道了,自己進不去廠子。
羅建設拉著羅小田,跟她說,臺上正在演講的那個人就是她姐姐,她在這開了廠子,以后小田不用擔心會被別人帶走了。
羅小田還是怯生生的看著臺上光芒四射、自信昂揚的李麥芒,那是她從來沒見過的女生的樣子。
在她的印象里,女人應該是像奶奶一樣,勞苦一輩子,滿臉皺紋,佝僂著身子。
或者是像媽媽和嬸嬸們那樣,勤儉樸素、大大咧咧,在外面的時候,永遠要站在最后面。
只有李麥芒,穿著光鮮亮麗的衣服,精致的面孔,站在臺上,被所有人仰望。
開業儀式結束之后,李麥芒來到羅小田跟前,蹲下身子,八歲的小田因為長期營養不良,只有一米的樣子。
“你不想離開村子,那我就也在村子里,以后我們就住在廠子里,你就不用擔心我是壞人,會把你帶走了。”
羅小田轉頭看向羅建設,村長爺爺是村子里對她最好的人,她是知道的。
“去吧。”羅建設松開羅小田的手,讓她去李麥芒身邊。
被松開手的羅小田遲疑片刻,然后飛撲進李麥芒懷里,眼淚瞬間落下來,哭著喊姐姐。
父母去世的這一年里,她一直都在擔驚受怕,因為她知道,自己沒有家人了,她一直都擔心會被村里人當成累贅扔出去。
現在姐姐終于來找她了,她又有家人了,再也不用擔心會被當成累贅扔出去了。
“別害怕,以后我就是你的親姐姐,我們就是一家人。”李麥芒抱著羅小田,就像是抱住了小時候的自己。
工廠開始宣布招工,明天可以來報名,當天報名,當天出結果,只要年輕人,只要大灣鄉的人,一百個名額。
大灣鄉的年輕人簡直就要瘋了,如果說麥芒自行車廠的招工對于樓縣的年輕人來說是意外之喜,對于大灣鄉的年輕人來說就是天上掉餡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