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送表帶,拿回來二十我們家就編了五天”
村子里通常不會一天送一次,而是隔好幾天,村里人一起去縣城送表帶,安全,還省時省力。
“我們家準備等這個表帶做完,就拿掙到的錢去買輛自行車,九十九,賣表帶差不多就夠了。”
事實上,不止是他們家,很多家庭都是這么打算的。
編表帶掙到的錢對于大家來說屬于意外收入,尤其是進入十月份之后,天氣越來越冷,地里也沒有太多工作,大家有更多的時間在家編表帶。
從縣城回家的時候,大家通常都會買點點心,或者是幾塊糖,當做家里孩子這段時間幫忙編表帶的獎勵。
羅村也有很多人在編表帶,包括鎮上的小孩,下課的時候,大家顧不上玩,就坐成一排在操場上編表帶。
“小田,我這個編好之后,給你,你給我換成一毛行嗎”有個年紀大點的小孩,十一了,才上到三年級。
十一歲,已經知道很多事情了,他知道這表帶回收的時候是一毛一根,但是他爸媽就給他一分。
羅小田也在編表帶,不過她住在工廠里,她姐姐就會直接回收她的表帶,一條一毛,絕對不少,當然也是會檢查好壞的,羅小田剛開始就經常做白工。
因為這樣,羅小田的零花錢是學校里最多的,大家也不會說什么,人家是靠自己掙的錢。
兩相對比之下,這小孩就覺得自己干脆編完給羅小田,不給自己爸媽了。
他說的時候,旁邊臺階上好多小孩都用期待的目光看著羅小田,要是他能成,大家都可以換呀,一分和一毛誰更多,他們還是知道的。
羅小田有些猶豫,最后還是答應了“那你們把自己的跟別人的分開,誰的不合格被退回來我是不會給錢的。”
“這個你放心,誰要是被退回來了還找你要錢,我幫你打他”這個男孩年齡大,個頭在學校里也大,他說打人,除了老師,還真沒其他人能打得過他。
“干什么我看誰敢打人”老師拿著編織繩從辦公室里出來,坐在臺階上的小孩都低頭不敢說話,加快速度編表帶。
回家的時候,大家就把自己的表帶用一張用過的本紙包起來,兩面都寫有字的本子上,在角落里寫上自己的名字,以后就用這張紙包自己的表帶。
放在羅小田嶄新的書包里,被她帶回家。
“你今天編的表帶呢”小孩回到家,吃飯的時候媽媽問。
“今天沒編,大家今天都沒編,都在玩,我就也沒編”小孩猶豫了好久,才說出來路上大家商量好的對策。
女人抿抿嘴,最后還是說“今天沒編就沒編吧,當給你放假了,等到學校放假之后,記得在家多編幾個,你不是一直想要自行車嘛,得錢湊夠了才能買自行車。”
小孩點點頭,暗自慶幸這次蒙混過去了,不過明天還是老老實實拿回來吧,偶爾不拿回家一次可以,要是天天不
拿回家,他媽肯定會發現的。
一毛錢,對于這時候的農村孩子來說是筆不小的錢了,夠他們用好久的,一天拿一分錢,買幾塊糖,能吃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