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他們工廠的這些東西還能做掌上游戲機其實想想也是有可能的,畢竟電子表廠后續解鎖的功能是手機。
手機可比掌上游戲機難的多了。
嘿嘿,她就說嘛,高精尖人才永遠不可能被機器取代嘛,要不是這幾位人才,她可想不到用這機器做掌上游戲機。
算算時間,任意堂的紅白機好像也剛上市沒多久吧,游戲機曾經在八九十年代那也是卷錢不少。
“我有個想法”李杰他們覺得李麥芒說自己有個想法的時候,面相都變了。
李麥芒把自己記憶里的掌上游戲機游戲描述了一遍,然后又描述了游戲機的原理,希望他們能往這方面研究研究。
“研究這東西有什么用。”他們這次做的芯片是為了檢驗學到的東西,本質是檢測學習成果,不是為了做這個東西,李麥芒說的東西李杰沒興趣。
“那你做這些東西有
什么用,還用的工廠設備和材料。”
李杰理虧的說那我掏錢,該多少錢我掏多少錢。”
工人利用工廠便利,為自己謀福利,很多工廠都有這種情況,縫紉機廠員工用縫紉機給自己家縫衣服,焊接工用工廠錫焊和鐵片給自己家孩子焊玩具
只要不是特別過分,耽誤工作,基本上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老師,我來做吧,我覺得李廠長說的挺有意思的。”
李杰看著自己手下得學生自告奮勇,再看看機器,確實覺得總不能一直占便宜吧,除了他,又委派了一個愿意研究游戲的學生。
麥芒集團游戲部就這樣草創成功,研發的第一款產品就是掌上游戲機。
國慶結束之后,工廠有投入到緊張的生產中,游戲機項目也只能暫時擱置,因為數控機床目前只能李杰他們操控。
李麥芒也心疼的很,原本以為這就是幾個略懂計算機的,經過這次之后,知道這每個人都是寶藏啊,就這么在工廠里當流水線工人,暴殄天物。
他們也有學徒,學徒也能上手,只不過操作起來沒有他們流暢,李杰一大把年紀,堅持自己上陣,和學徒輪流上班,勸都勸不下來。
這是李麥芒沒掌握好勸的方法,她要是說停一臺數控機床讓李杰用,他立刻就從生產線上退下來,沒日沒夜的研究電腦和數控機床,都不帶理李麥芒的。
十一月中旬,在所有人的努力下,九十五萬塊電子手表提前完工,完工的那天,電子手表廠里爆發出歡呼,甚至有些同志都哭了出來。
兩個多月,他們幾乎每天都在十二小時兩班倒,精神高度集中,就擔心出差錯,這是對工廠的考驗,也是對每個工人的考驗。
李麥芒聽到歡呼聲也來到車間,當場宣布所有人放假三天,工資照常,不止是電子表廠,自行車廠也一樣,這下歡呼聲更高。
李麥芒則是回到辦公室,把外宣部何多多和郭媛叫過來“這次工廠提前完成訂單,我覺得就是個非常好的宣傳角度,可以讓外界了解到我們工廠的實力,和工人們的力量,你們盡快出一版宣傳方案,我要看,要突出你們兩個各自的特色。”
她準備今年在電視上宣傳一波,當然,最好的宣傳平臺肯定是春晚。
83年春晚剛剛出現,而接下來的這個春晚,84年春晚,肯定會有更多的人收看,而且收看的人還都是有消費能力的人。
這時候的春晚跟后來的不一樣,這時候的春晚,要內容有內容,要思想有思想,要誠意有誠意。
電視劇可能不看,春晚不能不看,能在春晚上露面,哪怕只是幾秒鐘,也夠全國人民記住的了。
84年一月底就是春節,距離現在也就是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她覺得還是有機會拿下春晚贊助的。
等到以后,不僅競爭對手多,費用更是水漲船高,這時候是最劃算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