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是知道但是大家在工廠這么多年,工廠就像自己的家人一樣,哪那么容易放棄,更何況,除了在工廠做工,大家也都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在工廠做時間久了,就很容易出現這樣的問題,尤其是年輕的時候就進入工廠,上年紀才出來,學到的東西都是過時的,甚至可能到另一個工廠都沒辦法很好的適應,尤其是普通工人。
這也是后來下崗潮之后,工人再就業困難的主要原因。
“我們工廠確實需要員工,不過不是什么員工都要,技術工人可以優先聘請,其他的工人要在培訓后,試用一個月,如果試用期不通過,那我也沒辦法,不過試用的工資會照常發放。”
“理解理解,那我去通知工人。”
工廠的員工都住在同一片,李麥芒他們來看工廠的時候,就已經有人聽說可能會招人了,現在得到廠長的肯定,很快就圍住廠長問東問西。
“去羅村的工廠,那大家的房子怎么辦”
“大家的福利待遇,醫療報銷算在哪里啊”
“能干多久”
“一個月工資多少”
“大家靜一靜,你們的崗位還掛在咱們廠,這只是市里幫忙聯系,讓大家能有個掙錢的工作,能不能留在麥芒自行車廠,還得看你們自己,我也要去的,咱們廠的情況,大家都知道,去不去,不強求,誰想去,直接報名就行。”
孟廠長把福利待遇什么的,簡單的說了一下,也說了試崗的事情,說完,自己先去報名去。
他不是技術工人,卻是管理人員,李麥芒現在的工廠也缺少這樣的人,工廠越來越多,管理層必須建設起來。
這里的工人招夠之后,張愛國才找上門,上次秋交會對他的沖擊太大,這段時間每天都在認真學習。
要不是李麥芒主動來市里,他是不會找上門的。
市里有太多沒有工作崗位的年輕人,李麥芒又需要招工,一拍即合,同市的年輕人還有很多高中畢業的,學起東西來更快。
“最近你們工廠挺熱鬧啊,我們辦公室里都有不少人想買你們廠的手表。”
“還行吧,畢竟花了大價錢打廣告的,不收回成本來,那不就虧了。”
張愛國一臉黑線,他是在問她能不能收回成本嗎,能不能收回成本他還能不知道嗎,這就是個屬聚寶盆的,干什么事都是奔著掙錢去的。
隨便幾句話,就能讓工廠起死回生,關鍵說的話你還挑不出來毛病。
“今年春交會你還去嗎”
“去,我還說要帶何多多她們去看看呢。”
去就行,張愛國就擔心她因為產能飽和的問題,覺得沒必要再找訂單,而放棄去春交會。
這不是他杞人憂天,而是現在的國營工廠大多存在這個問題,有了固定的銷售渠道之后,不再繼續開拓渠道,有的甚至能做出來,有訂單找上門都不做的事情。
“這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