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對于摩托車來說,七十碼還是輕輕松松的,當然,出車禍也能輕輕松松把人送走。
其實,在我國八九十年代,摩托車剛走進家庭的時候,車禍率是非常高的。
除了道路本身有問題之外,最主要的是,當時人們的主要交通方式是步行和騎自行車。
這兩種交通方式的速度并不快,所以在摩托車剛走進人們生活沒多久的時候,因為沒有很好的適應摩托車極快的速度,出現了很多車禍。
又因為速度過快,車禍的傷亡率也普遍比較高,畢竟是肉包鐵,那么快的速度下,就算是提前棄車,人也要摔的不輕。
電動車的問題就小很多,就算真的出車禍,雙方受到的傷害也比較小,尤其是小型的電動車。
李麥芒騎的這款就是小型電動車,圓潤的外表,讓它看起來萌萌的,很可愛,黃色的外殼也很亮眼。
“我覺得25碼正好,既方便出行,又不用擔心出車禍,你看剛才你們摔倒不就沒什么大事,換成七十碼的摩托車,你摔那一下,怎么不得上醫院躺幾天。”
眾人一想,好像確實是這樣。
“而且,摩托車多少錢電動車多少錢,一升汽油你能跑多遠一度電你能跑多遠,你得從多方面比較啊。”
研究員們做研究的,他們不管賣東西的事,所以也沒想過這么對比,但是這些數據他們是都知道的。
李麥芒的這輛電動車充滿電用不到兩度,花費的錢不到兩塊錢,能跑出去四十公里左右。
而摩托車一升汽油,現在的摩托車大多排放量還大,一升能跑個二十公里就不錯了,花費的錢也是將近兩塊錢。
對比之下,還是電動車更劃算些,尤其是對于工廠的工人們來說,電動車充電可以在工廠里充,相當于不要錢了。
但是摩托車加油,工廠可沒地方給你加去,只能你自己加。
兩相對比之下,在場的工人們都知道該買什么了。
而且,電動車只需要九百九十九,跟動輒四五千,甚至是上萬的摩托車相比,簡直不要更便宜。
這讓在場的不少工人們都心動了,心動歸心動,九百九十九還真是比不小的數字,就連從去年就進工廠,并且加班過的工人們,也還沒存夠九百九十九呢。
大家這么想著,又想到,他們現在居然敢想著一個人工作一年就掙夠九百
九十九,也是飄了。
“哎,老付,我記得你不是存夠了嗎你買不買”
“肯定要買,我等另一款,有了電動車,放假回家那不容易很多了。”
“也是。”
老付是工廠的老員工了,平時就他省吃儉用的很,問他干嘛這么省,他就說自己爹媽都不在了,只能自己存錢娶媳婦,不趁著這時候存錢,哪還有機會。
工廠工人的基礎工資從去年的二十多漲到了今年的三十八。
這是跟著其他工廠一起漲的,畢竟物價在上漲,工人工資不漲的話,要出問題的。
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這段時間,是我國工資和物價上漲速度最快的一段時間,之后就陷入停滯,甚至出現了物價上漲,工資不漲,甚至是反降的奇葩景象。
李麥芒也不開車了,之后去縣里都是騎電動車去,電動車小巧玲瓏,人能過,電動車就能過。
很快,之前跟去給手機入網的人回來了,跟過去的兩個研究員興奮的說,手機非常好用,雖然上網很慢,但是那是基站的問題,肯定不是他們手機的問題。
他們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們上網的那段時間,有多少打電話的人在罵電話信號不好。
李麥芒把手機拿過來,熟練的按下工廠的電話,卻提示她手機沒信號。
“這怎么還沒信號”電話卡是插著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