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張愛國著急,杰里也著急,但是再著急,底線的問題,他也改不了。
“小女孩這么任性,是會受傷的。”又是一上午的談判,送走張愛國他們之后,杰里點燃香煙,讓助理收拾東西,他們準備回漂亮國了。
李麥芒也覺得這大概是談不出什么的,回去繼續搞事情去。
兩輛車一前一后行駛在去火車站的路上,李麥芒就在后面的車上,上面只有她和兩個保鏢。
拐過一個轉彎后,只聽到輕微的一聲噗呲,開車的保鏢立馬反應過來,這是輪胎被扎破了,破口還不小,不然聲音不會這么大。
幸好他們開的并不快,如果是高速行駛的情況下,輕則甩尾,重則翻車。
不止是他們,前車很快也停了下來,汽車輪胎扁了兩個。
下車后看到輪胎上扎著玻璃片和大釘子,這一片的路上都是這些東西。
俗話說,世間百毒,五步之內必有解藥。
果不其然,這里不遠處就有個修車廠,這會兒有人正探頭探腦的往他們這邊看呢。
“晦氣。”這樣的情況在什么年代都有,不過這通常是對付自行車的。
這個年代汽車少,能修汽車的工人那就更少了,通常都有單位愿意要,工資不低,工作也清閑。
旁邊的那個修車廠就是修理自行車的,包括自行車換內胎,自行車補胎。
他們這輪胎扁成這樣,后備箱倒是有個備用車胎,他們的換上了,前車還少個輪胎。
“要不干脆去那補一下吧,這前不著村后不著店,補了,應該能堅持跑到火車站,到那再等著換輪胎。”
沒別的辦法,只能這么做,幾個人下車推著,把車推到修車廠。
修車廠是幾個年輕小伙子,看到他們來了,興高采烈的說“補輪胎”
“對,補輪胎。”司機沒好氣地說“你們這買賣干的挺大啊,缺不缺德。”
“您看您這話說的,您是大老板也不能污蔑人啊,那路上的釘子和玻璃碴可跟我們沒關系。”
“我可沒說那路上是釘子和玻璃碴。”
汽車補胎的時候,李麥芒就坐在旁邊的車上等,靳成打電話過來說,年前李麥芒讓他們申請的專利已經申請一小半了,今年應該能全部完成。
“還有什么要申請的,全都發過來。”
“哦,我還想把華國的傳統文化、傳統工藝、傳統習俗、傳統菜系全都申請專利。”
其實靳成問還有沒有什么要申請的,只是句客套話,他卻忘了,李麥芒從來不客套。
他這么一說,李麥芒又扒拉出來一堆,還說等到什么時候,讓他回工廠,她帶著他上各地博物館去,看看有什么需要申請的。
靳成他們現在申請的就是一些李麥芒能想起來的,后來被抄襲的非常嚴重的華國傳統技術。
比如什么馬面裙、金繕、中國結、編織袋這些華國人習以為常的東西,全部都申請專利。
靳成他們都挺不理解的,有些爛大街的東西,至于申請專利嗎還會有人抄襲這些掙錢
尤其是,編織袋是什么鬼那東西白給他們,他們都覺得拎著有些丟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