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身上要是沒有大包小包的東西,簡直就是白來了。
商場里,循環播放“請保管好您的隨身物品,注意腳下路滑”
音樂什么的,完全不需要,在這個浮躁的商場,大家需要的都是速戰速決。
跟一樓二樓的火熱相比,二樓是最冷清的地方,只有少數本地人會上來帶點吃的回家。
店里門可羅雀到,他們都可以從二樓往下圍觀一樓二樓的盛況。
隨著時間的推移,廣場上排隊的人有增無減,帶著兒童的本地人也加入了排隊大軍,聽說里面有個免費的游樂場。
廣場上時不時會有騷動,很快就會有工作人員及時過去處理。
張愛國心有余悸“幸好聽你的提前做了準備,要不然”
他真不敢想象,這么多人同時沖進商場,商場這會兒會亂成什么樣。
“別在這感慨了,你還是想想,怎么保證里面的商家貨物充足吧。”
正在打電話通知各部門把庫存裝車,隨時準備運過來的李麥芒抽空回了張愛國一句。
商場的大小是有限的,很多商品的庫房大小也有限,按照她在這里站的這段時間的統計,大概不到中午,他們工廠的第一批庫存就要告急,要加派車輛進行運輸。
唯一慶幸的是,工廠的庫存還算充足。
她這么一提醒,張愛國想起來,著急忙慌的給入駐的工廠打電話,讓他們快點拉貨過來。
其實根本不用張愛國催,李麥芒培訓員工的時候,他們也靠著張愛國牽線搭橋,送了員工過來學習。
員工早就打電話通知他們目前的銷售情況,讓他們送貨過來了。
在商場入駐的工廠大多都是本地企業,這很正常,現階段,本地保護政策是最突出的時候。
本地工廠有個優點,那就是反應迅速,哪怕后知后覺,派過來的運輸隊也總算是在商品銷售一空之前,給倉庫補上貨了。
接下來又要馬不停蹄的趕回去繼續補貨。
窮,是人們對這個年代的集體記憶,可是這個年代的人們還有另一個特色,那就是敢消費,因為大家對未來是充滿希望的,同時對美好生活又充滿了向往。
作為國內第一座大型商超,同市第一商場的開業牽動著無數人的心。
各地的媒體記者也都在天亮后陸續到達現場。
光是場外的盛況就足以讓他們報道個不停,而場內受限于人數,每次也只能進去一家媒體,必須攜帶官方證件才能進入。
而同市商場的種種操作,也給還沒有投入使用的另外二座商場了示范。
李麥芒在廣場沒多久就回工廠了,沒想到工廠居然來了個臥龍,還是經人推薦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