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后,林雪君坐在炕上,頭腦混沌地靠著墻,盡情享受飯困時微醺般的感受。
沒有電視,沒有網絡,大家只能坐著,有一句沒一句地嘮嗑,于是漸漸將大隊里許多認識不認識的人的八卦,都稀里糊涂地聊了出來。
快樂地浪費時間和生命是多么奢侈又放松的事情啊。
穿越前世界紛紛擾擾,吃飽飯是件很容易的事,想喝可樂就喝,想吃肉就吃,她竟好像從來不知道,吃飽飯居然是這么的令人滿足和幸福。
身在和平盛世,人們對周身的一切都習慣了。
只能感受到變化的人類,已然察覺不到吃飽、喝足、溫暖、平安是件多難得的事。大家只會為不知明天能否發財而憂愁,為房子車子焦慮不堪,為社會和他人無窮無盡的期待感到窒息。
而在這個國家處在充滿希望、朝氣蓬勃的早晨的時代,人們感受到的變化不是固步不前,而是今天比昨天過得好,明天會比今天過得好。
昨天衣不附體,今天有件破布褂子,人就會幸福。
昨天只能吃土啃樹皮,還被奴隸主壓榨和毆打,今天能喝粥吃窩窩頭,沒有人打自己,就會幸福。
林雪君明明是從物資豐沛的和平年代而來,可近一個月置身生產隊駐地,與知青和牧民朝夕相處,漸漸沉靜地融入,也體會到每個人熱血澎湃勞作時,對未來懷揣著希望的那種精氣神。
在這些人心中,領袖描繪的美好不是烏托邦,那世外桃源般的生活終將在大家的勞作中來到。
那是必然降臨的未來。
林雪君伸手一下一下撫摸在病痛中疲倦入睡的小邊牧糖豆,她迷迷糊糊地想,現在是六十年代末,她16歲。
10年后,是70年代末,她26歲,走到人生的青年時代,也正是知青下鄉大潮最熱的時代,同樣是這大潮步入尾聲,將迎來高考恢復的時代。第一年恢復時,考官們都不知道到底該給學生們出怎樣的題才算難易適中,在那個國家都在摸索的階段,考入一所好學校并不難。
而如果她已經在第七大隊成為了正式的獸醫,她或許還能考入首都最好的醫學院。國家百廢待興的沖刺階段,大把好位置都空缺著,畢業就能做精英。
10年后的70年代末啊,如果她能在這10年中,成為整個呼色赫公社最優秀、最有名的草原牧醫,那她是否能免招入高校呢
或者,如果成為整個呼倫貝爾盟,甚至全國有名的牧醫,她是不是可以直接做高校教授,也許她將扮演的就是給考生們出題的角色呢
26歲的行業頂尖力量擁有者
“你笑什么”坐在身邊的孟天霞忽然開口問。
林雪君這才發現自己正在笑,從美好的白日夢中回神,她忍不住感慨
“人活著到底是精神世界更重要,還是物質生活決定精神生活呢
“在所有人都能吃飽穿暖的環境下,有夢想可以追求,有奔頭,有上坡路可以走,被社會和身邊人需要,被認可被尊重,是多么難得的事啊。
“是不是比極端的物質享受更寶貴呢物質享受的閾值好像有點低”
在所有高位都被人占住,所有財富都被他人賺取的環境下,沒有位置給到自己,沒有未來可以拼搏,才是一代未來人的苦悶之處吧。
年輕人們可能并不真的如老一代人所說的是懶漢咸魚啃老族。說不定年輕人們并不是怕苦,不是好高騖遠,不是穿著長衫的孔乙己,也不是不努力而是被困在一個盒子里,無處施展。
老板的兒子繼承公司,中層們年輕力壯,也一時留不出位置給年輕人。
領導的兒子直升大學,一步上岸做新領導,年輕人還有什么機會呢
只有蜂擁進有空缺的新興行業,往死里卷。沒得卷的,不躺平又能做什么呢
林雪君伸出才勞作半個月,就凍皴變粗糙的手指,轉頭看向靠著自己的孟天霞和衣秀玉
“有希望,人才能忍受勞累辛苦。”
孟天霞琢磨了一會兒林雪君的話,才有些不確定地道“啥追求啊我就想吃飽穿暖,天天在被窩里躺著,要多少肉有多少肉吃,最好每天都喝牛奶。還有毛茸茸的衣服穿,那種大開擺的裙子你們見過嗎真漂亮”
“那些算什么啊,都會有的。”林雪君歪起腦袋,“會開拖拉機就能成為整個大隊工資最高的人之一,被所有人羨慕,這才寶貴呢。”
“那不也是為了賺工資,好買很多吃的穿的嗎”孟天霞不太明白這有什么區別。
林雪君撓了撓頭,她也說不明白,就是忽然吃太飽了,撐得眩暈才胡思亂想吧。她嘿嘿傻笑兩聲,搖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