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瓦屋,林雪君翻出了錄用她稿件的各種單位的信件。
這次孟天霞去場部時也去郵局取回了所有第七生產隊的郵件郵包,其中林雪君的郵件有3個,一個來自北京青年報,一個來自阿爾山公社廣播站,一個來自呼和浩特日報,都是轉載錄用通知和充做稿費的書籍、郵票、信紙、本子等物。
林雪君將這三家跟之前的單位放在一起篩選,其中廣播站不具備出版資質,排除掉。
報業和出版社則一一被翻出,特別小的報業可能不具備出版等能力,排除掉。
主要整理出大城市有能力的報業,又挑出回執和稿費特別豐厚、展現了其單位對自己文章高度重視的報業。
林雪君模仿著前身的字跡,比對著孟天霞幫她從場部買回來的字典,一筆一劃地給這些報社寫信。
她描述了自己希望能將草藥野外識別圖鑒彩色畫及其中草藥屬性、用途編纂成冊的想法,并認真闡述了生活在草原、興安嶺山區的社員們一旦擁有這樣一本圖冊,將給生活和生產帶來多大益處。
上午的陽光斜斜射進來,舊玻璃上擦不凈的贓污在她肩膀、發頂投下幾點斑駁陰影。
同樣的信件,她寫了四份,并各取出一張阿木古楞畫的植物圖冊,配上自己對這味草藥的描述文字,同衣秀玉幫她謄抄的文章稿件一起放進信封。
四張植物畫、四張草藥描述卡,四份文稿,四封圖書策劃方案信件,一一放入四個郵寄給大報社的信封。
整理好這部分后,她又挑出阿木古楞畫的一些人物、事件和風景寫生,與恰巧同其匹配的文章稿件放在一起收入投稿信封中,并附上一封小信希望報社如果能刊載自己的文稿,一并也登印阿木古楞充滿靈氣的配圖。如果不能錄用配圖的話,希望報社能將隨信附上的畫郵回給她。
并在稿件里放入一張3分郵票,這是她自己支付的回寄郵票。
一份一份地認真整理好,她準備托孟天霞幫忙郵寄的信件變多了,也變厚了。
剩下的畫作,林雪君找了個鐵盒子,仔仔細細地封好后放在存放各種東西的抽屜里。
都留著,回頭她再寫幾篇文章配阿木古楞多出來的寫生稿件。
以后阿木古楞畫的草藥圖,全慢慢積攢起來,等有報社出版社愿意出中草藥圖鑒的時候再拿出來用。
林雪君做完這一切,覺得像是在為自己謀劃一樣,興奮又充滿期待。
阿木古楞的畫她肯定是不能要的,但幫這孩子收好并替他投稿還是可以的。
這讓她想起自己初中時候,語文老師幫她郵寄稿件給青年雜志,那是她熱愛創作這件事,在社會層面上的。
她的老師曾經幫她的愛好插翅膀,如今她也將這份善意的玫瑰轉交他人。
嗅了嗅自己的手,仿佛已有余香。
再次走出瓦屋時,衣秀玉和孟天霞已經吃過早飯回來,因為沒見到她去大食堂,她們替她打好了早飯。
林雪君就坐在碎石鋪就的干凈小院里,曬著清晨和煦的陽光,喝下稠呼呼的碴子粥和肉很少野菜很多的大包子。
小崽子們全嘰嘰嘎嘎地圍在她四周,狂歡一樣地跑來跑去停不下來,偶爾還會有只小雞踩著她腳面撲騰著跑走。小動物們玩耍時快活地滿地打滾,盡情享受它們小小的、無憂無慮的童年。
沃勒就伏在林雪君腳邊,抱著一根野豬大腿骨棒啃著磨牙,對在它四周奔來跑去的小東西不屑一顧。
它之前追咬小母豬曾被林雪君教訓過,只要它朝小動物呲牙,就會被揍,要想在牧場長久地待下去,它必須學會對牧民們養的動物視而不見。
漸漸的,在林雪君持續的反饋訓練中,沃勒學會了不理小雞小鴨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