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的極北草原溫度越來越適宜,首都卻越來越燥熱難耐了。
首都早報編輯部辦公室內,主編周眉英搖著蒲扇、喝著涼水,一邊給自己降溫,一邊閱讀編輯小王遞給她的一沓內蒙日報。
首都早報雖然是城市報,但報社的編輯們會搜羅全國各地的省報、市報閱讀和參考。
三人行必有我師,要想一直進步,就得不斷學習其他同行的優秀之處,不斷成長才行。
看過幾份報紙后,周眉英忽然沉浸在一篇文字優美、充滿真誠熱愛的文章中,漸漸忘記了燥熱。
文章描述了初春還未完全化雪的呼倫貝爾大草原上的公社社員生活,春芽冒土,沉寂的森林一夜熱鬧起來。初春的早果掛樹,野菜生得漫山遍野,在采草藥的路上,他們甚至還打了一頭饑不擇路的大野豬,生產隊的社員們在勞動后齊聚一堂吃肉喝湯。
盡情揮灑汗水后,盡興吃肉的邊疆人民畫卷躍然紙上,令周主編遠隔千里仍體會到了些許北疆的涼爽和鄉親們的熱血。
多么勤勞的人民啊,多么淳樸的人民啊。
多么無懼無畏、生機勃勃的生活啊。
手指輕輕點了兩下報紙,引得小編們抬頭注目,周眉英才抬起頭道
“這篇文章不錯,小王,你給內蒙日報打個電話,要一下投稿作者的地址,咱們看看能不能轉載一下。”
小王接過報紙看了看,驚異道
“林雪君同志的文章,我在好幾份北方不同城市的報紙上看到過,轉載刊登的次數可多了。她的產量倍兒高,寫草原的、興安嶺的都有,倍兒有意思。”
“是嗎你都找出來給我看看。”周眉英立即來了興趣。
“我這就去找。”小王站起身,當即投身到一堆買來的各大小報中。
隔日早晨,周眉英主編早早來到編輯部,發現編輯小王居然比她來得還早。
“這么早啊,怎么樣林雪君同志所有刊登的文章都找出來了嗎”周眉英找到自己的大茶缸,一邊往里面捏茶葉,一邊詢問工作。
小王摩拳擦掌,似乎早就在等周眉英問這個問題了,他一臉激動地抖著一沓來自北方各城市各省的報紙,跑到周眉英面前道
“周主編,轉載林同志文章的報紙有這么多,你看。”
說罷,一份一份地攤開在周眉英面前,接著又指著一份登載了林雪君情況的報紙道
“林雪君是咱首都的知青,才16歲就響應領袖號召去支邊了。為了付出最大的貢獻,以學生之身體驗最艱苦的勞動生活,她自己主動選擇去偏遠的呼色赫公社。”
他又一把抓過一張地圖,手指到地圖最北邊雄雞雞冠子處,感慨道
“周主編你看,這里緊鄰蘇聯和蒙古邊境,這邊是大興安嶺原始森林,這邊是廣袤大草原,我專門打電話問了,可艱苦了,冬天零下四十度都是常有的事兒,那邊就算是城市也都沒啥樓房的。
“我還給那邊知青辦打了電話,說那邊許多山里人、草原人才開始識字,科學耕種和科學放牧、改良牲畜品質、牧草品種啥的特別難。
“大家生存壓力大,許多孩子只能千里迢迢去場部的學校念書,無論是10歲的孩子還是18歲的孩子都上一年級的課,特別缺老師。
“還有的生產忙碌,孩子也要跟著一起勞作,只能上半天課,春季接犢接羔的時候全生產隊都得停課去干活。
“那邊別說獸醫了,連給人治病的醫生也才小貓兩三只。咱們赤腳醫生下鄉推行后,許多衛生員培訓一周就要上工給病人打針了,根本沒條件深入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