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色赫公社下的所有草場上,冰渣融解,爐灰下沉。牛糞小長城前的雪堆融化,被小長城擋住的泥土和干草隨融雪一同沉降。解凍的牛糞被風吹得四處亂滾,沾到的融冰化水隨糞球滾向遠處,滋潤了沿途的土壤。
植物尋找營養,草芽鉆出土壤,穿過蓋在土壤上的牛糞,朝天空生長。
盟長馮英想要的答案,正由這些花草和土地一一解答。
雪水融化后蒸騰的水汽被西北風吹向大興安嶺邊沿的一個又一個冬牧場駐地。
山林擋住了風和水汽,小小的水珠向空中蒸騰,終于化成了第一場春雨。
第七生產隊冬駐地里,大隊長帶著所有留在駐地勞作的社員,拿出全部能盛裝水的容器,都放到屋外接水。
山上終于流淌下山溪,灌滿了知青小院屋后的大水槽和水缸,溢出后順小渠匯集向整個駐地延伸出去的大渠,一直蜿蜒至莫爾格勒河。
彎彎曲曲的草原河在溪流和雨水的匯集下悄悄舒展,更多的水滲入地下,向周圍更遠的草原輻射開去。
魚兒們隨著拓寬的河流游向適合產卵的安全區域,開始繁衍它們的下一代。
雨后,人類像春筍一樣出現在室外,開始了新一波的勤勞忙碌。
大家將一部分雨水放在太陽照不到的庇蔭地儲存起來,另一部分雨水則挑在扁擔上,帶向更遠處的草場。
森林前的區域下了雨,目力所及的遠處草場卻還在太陽底下曬著呢。
人們要挑著水去那些沒有下雨的地方,手動將雨水下過去。
這實在不是個聰明的辦法,太陽很快便會蒸干人們澆下去的雨水。可社員們只要看到一部分水洇進土壤,滋潤了草原,就覺足夠。
草原也太大了,這樣的辦法根本管不了多少區域。但哪怕只澆灌了一塊草場,也是件益事。
中國人不怕笨方法,愚公能移山,我們就能移水。
一寸一寸澆灌草原,從不是人類能做的事。人們即便要澆灌開墾出的小小農田,也要依仗挖渠引水。
可在這一年,呼色赫公社本就不多的牧民們,像愚公一樣,揣著領袖描繪的愚公移山的精神,移湖泊水、雨水,一日一日地、一寸一寸地,澆灌他們干渴的草原。
大家不怕干笨活,不怕累得像傻狗一樣。在這片草原上,沒有比草原沙化、草場被蟲子吃光更可怕的事。
在守護草原這件事上,沒有人能質疑牧民們的誠心和努力。
他們是這片草原上,最勇敢的守衛者,是青草、鳥兒,和需要草原的生靈們的英雄。
蝗蟲還是卵的時候,深藏在土壤下,很難被發現和大規模滅殺。
只有剛孵化為幼蟲時,被稱作蝻的、比成蟲個頭小、僅有翅芽的階段,不能飛,遠遷能力弱,才是最適合被撲殺的階段。
蝗蟲從泥土中爬出來后的第一時間,衣秀玉便拿著林雪君留給她的第一份錦囊表格,帶領全駐地的社員制作生物藥劑。
家家戶戶煮煙葉、辣椒、大蒜等,去年準備來做辣湯牛肉的辣椒全被集中起來另做藥劑用,一點沒浪費。
翠姐煮好后拎著大桶過來問衣秀玉
“衣同志,你看煮成這樣行不行”
霞姐抱了一大捧煙葉過來,指著不同品種的煙葉問衣秀玉
“這些能不能一起煮啊,衣同志”
衣秀玉才解決了兩位姐姐的問題,帶著學生們煮蒜水的吳老師又跑過來請衣秀玉再到學校教學生們一些煮藥水的細節。
衣秀玉才跑過去跟學生們進行了深入的討論,趙得勝又帶著幾個扛撬的小伙子過來跟她確認挖溝渠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