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州都督劉安饒私藏甲胄,被人揭到御前,告發他有謀反之意。后者得知消息便畏罪自殺,罪魁禍首是死了,但這事卻并不算完,這些盔甲到底是從哪里來,謀反之事又有是否還有別的同黨,都要一一查明。
梁渙正是負責查這事的人。
他心知肚明,自己這些年都在玉京,就算干了什么,“名聲”也都在玉京朝堂之上,劉安饒統兵在外,他的門客,上哪去對皇子這么熟悉除非對方本來就和玉京又聯系。
這邊,盧皎月也來了大理寺。
劉安饒和先皇后是堂親當然,關系并不親近對方的謀反肯定牽扯不到已經去世多年的先皇后身上,盧皎月這個八竿子打不著的外人更不用擔心被波及而避嫌。
只是對于原身來說,先皇后和親娘也差不多了,后者的親屬出來這種事,她于情于理都該關注一下調查進展。而且按照原主記憶里,先皇后對對方的評價,這實在不是個會造反的人。
盧皎月腦子里轉著這些想法,到了大理寺,卻在這里遇到了一個沒想到的人太子。
盧皎月面露意外,太子的表情也很明顯地一僵。
他停頓了一下,才開口道“高平妹妹。”
兩個人的表情都很尷尬。
前幾年的時候,不知道怎么突然傳出了“高平郡主乃是鳳命”的流言。當然,這種小道消息一直都有,不過都是眾人私底下嚼舌根的議論,沒人敢拿到臺面上說,有腦子的人都不會真信。可這一次似乎有所不同,消息傳得沸沸揚揚,三人成虎,流言到了這種人盡皆知的地步,便不能等閑視之了。
在這樣甚囂塵上的流言之中,盧皎月不可能嫁人。
非皇家之人絕不敢娶她,皇子們倒是有這個想法,但是這會兒先冒頭的絕對會被群起而攻之,盧皎月能名正言順嫁的只有太子了。
但是太子不愿意。
他對這件事簡直表露了十二萬分的抗拒。
原因也很簡單,就是這句“高平妹妹”。
對方從前都是直接叫“高平”的,這會兒這么強調“妹妹”二字,可見其心態。因為先皇后的那層關系,太子是諸位皇子中唯一把原身當成親妹子來對待的。
在他的那套自我道德標準里,這種行為簡直亂了綱常倫理。
太過難以接受,以至于這么多年下來,太子第一次那么直白地忤逆君父。
但是這么一來,盧皎月就陷入了一個極其尷尬的境地。
她要嫁只能嫁太子,但是太子堅決不娶。好在后者找成帝抗旨的時候還知道屏退左右,不然盧皎月這會兒面臨的流言蜚語可不是“鳳命”這么簡單又偏向正面的形容了。
不過這種
“嫁不了”的狀態也正和盧皎月的意,她對在這個小世界發展一段新感情沒什么興趣,這會兒也自然而然順著太子的稱呼見禮道“高平見過兄長。”
這一聲“兄長”讓太子的神情一下子軟化了下來。
但再一轉念,他面上又顯出憂色如今流言沸騰至此,高平的婚事可怎么辦
父皇糊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