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抱著她哄“就是,你放心,我肯定不輕易放過他,他做過什么,遲早讓他還回來。”
貴妃坐在他懷里,“那你可要好好謝謝幺兒,要不是他,你還想不到要查這人呢。”
皇帝連連點頭,“當然,我早就讓人送東西過去了。”
完了又微微皺眉,“就是幺兒最近還跟那酒館夫妻來往,現在還住進人家家里去了,那地方他住的慣嗎”
貴妃“住不慣就把他常用的東西都搬過去,反正不能委屈了他。”
皇帝當然繼續說好。
他們此時都沒把那個姓馮的放在心上,只當是個尋常的貪官污吏,這樣的人在朝堂上比比皆是,就是沒想到這人膽子會這么大。
直到這事拔出蘿卜帶出泥,接連牽連下去,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甚至牽扯出先太子之死,也就是皇帝那素昧謀面的親爹。
竟然不是單純病死,而是被害死,幕后兇手還極有可能是先帝。
一下子跟捅了馬蜂窩似的,整個朝堂都有些亂了。
當年先太子去世,先帝登基,眾所周知撿漏,也就是說,在他登基之前,手里什么都沒有,登基后,用的也是直接從先太子那里接受的人脈關系。
先太子的人是好用,可用著也是提心吊膽,先帝擔心哪天事發后被反噬,等羽翼漸豐后就想過河拆橋。
這姓馮的不知道從哪兒得知了這件事,便借著先帝的手開始鏟除異己,陷害忠良,其中造成的冤假錯案能堆滿整張桌子,牽連的人更是數不勝數。
直到先帝死時,姓馮的還是挺囂張的,也就是新帝即位后才漸漸冷了。
如今眾人也才恍然大悟,難怪這家伙敢那么莽地去針對貴妃,原來以前就做習慣了。
只是沒想到這回踢到了鐵板。
御史地位特殊,擁有特權,然而有人比他更有特權,還比他更不走尋常路,以極為刁鉆的角度掀開了他的皮。
皇
帝那個高興啊,當場就要封應缺爵位,雖然被暫時攔了下來,但他顯然還惦記在心里,遲早要達成所愿。
至于得知親爹的死有內幕,皇帝皇帝就感覺還好。
畢竟他生下來爹就死了,沒相處過,他爹除了一身血脈什么也沒留給他,還讓他過了十幾年擔驚受怕的生活,皇帝對他沒什么感情,查清死因,給他追封個皇帝,就算是報答了。
回到后宮,他將這事和貴妃一說,要不怎么說是夫妻呢,對方的反應和他如出一轍,當即笑著說“幺兒長大了,都知道幫我們分憂了,要不是他,現在我還白白挨罵,你也沒機會為你爹報仇,這可得好好賞賜”
皇帝點頭,“我早就想過了,給他封個爵位,侯爵怎么樣”
貴妃是覺得什么爵位都配不上她弟弟,但是不能在皇帝面前這么掃興,“陛下做主就好。”
皇帝覺得好,貴妃也覺得可以,朝臣們覺得不可以。
“陛下,那應缺一介白身,何德何能”
有人拉扯說話那人的衣袖,提醒他,要是繼續說應缺一介白身,皇帝可能當場破例封官,畢竟皇帝早就想給弟弟官位和爵位很久了。
“陛下,應缺揭露馮罪人罪行不過是誤打誤撞,擔不起這么高的獎賞。”
眾人紛紛附和。
他們得知那話本竟是應缺找人寫的后,只覺得原來如此,沒有半點意外。
以應缺的名聲,風格真的很搭。
但也因如此,誤打誤撞立了功,也不應該這么大肆獎賞。
他們實在不想看到這樣一個人和他們平起平坐。
雖然現在人家也自覺高他們一等,但至少名義上他們還占據上風。
等應缺真有了爵位,怕不是能騎到他們頭上拉屎。
他們想阻止皇帝,然而皇帝會聽他們的嗎
他覺得這些人說應缺立功不夠,那就讓應缺立的功上誤打誤撞四個字去掉。
沒過半天,圣旨就送到了應缺面前。
應缺當時還在院子里懶洋洋躺著曬太陽,秋天的太陽難得溫暖,他十分享受此刻的感受,然后一下子被這道圣旨打破。
應缺懷疑人生“為什么人在家中坐,工作天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