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奔是確實覺得葉居敬看著瘦弱,又被迫在鄉下被養了這么些年,對這個兒子確實有有幾分優容,還想著要是三兒實在不中用,家里也能養得起他。
但葉奔可以自己想著讓兒子混吃等死,但葉居敬自己提,這就叫葉奔心底不痛快了,這么小小年紀,如何能不思上進,選擇享受安逸。
“你小小年紀就怎么這么不上進,”葉奔怕葉居敬不學好,決定用猛藥,先打消了兒子這種想法才是,“你老子我在你這個年紀,早就跟著大人們在地里刨食了。”
“你看看旁人家的孩子,哪個跟你這般的。”葉奔這話不假,葉奔相熟的那些同僚,大家都是從微末跟著皇帝起義的,家里的孩子們在早前也都經歷過顛沛流離,甚至年歲大一點都跟父輩們上戰場打過仗,自然是沒出過一個頑劣的。
葉居敬心里越發膩煩,心想,瞧瞧,這還得做表面功夫呢,我不上進他們還怕落一個養廢庶子的名聲丟臉面呢。
可真是外表光鮮,內里卻是一團糟粕。
他們要面子,葉居敬卻偏偏不想如了他們的意,只嚷嚷道,“那我偏要當一個紈绔,也好叫旁人瞧瞧”
葉奔原本就不算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慈父,他打小的認知就是棒棍底下出孝子,前頭的那兩個兒子葉奔也都是一言不合就先揍上一頓再說的。
反正下雨天揍孩子,閑著也是閑著么。大家都是這么過來的。
前頭葉奔能好聲好氣地跟葉居敬說上幾句,也不過就是考慮到葉居敬是幺兒,更是回家以后頭一回見,要寵著些罷了。
但這會兒葉居敬一而再再而三地鬧著不愿意習武,還要說什么要當紈绔,葉奔的火氣就上來了,順手就抄起身邊的棍子要揍葉居敬。
葉居敬是真懵啊,他前世二三十年的經歷都是告訴他,公侯爵府出身的人都是要體面的,哪怕再生氣,那都是喜怒不形于色的,更不用說生氣到還能自己抄棍子揍孩子的,磨人的手段多了去了,又何必自己見血呢。
真看不慣,也不過叫了下人們動手便是。
更何況,誰能告訴他,堂堂一個國公爺,為什么書房里會有棍子
反正葉居敬是活了兩輩子,第一次見到這種場面,當然葉居敬的叛逆心也不可能讓他在這會兒求饒。
葉居敬只能也只會呆呆地站在原地,等著他爹的棍子落下來。
葉居敬蒙,葉奔那就是更蒙了。
葉奔揍孩子是揍習慣了,所以手邊都是放著慣常用來揍人的棍子的,但前頭那兩個,也都是淘氣的,見到棍子都一溜煙跑了的,通常都得父子兩人繞著整個府跑上半圈,他才能“追上”,然后他再簡單揍一回孩子。
哪有跟這個小的一般,站在原地不動的。葉奔原本舉得高高的棍子,這會兒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
打吧,這孩子看著就瘦小,而且見了棍子都不知道跑,一看就是個腦子不好的,又是親兒子,哪里舍得打。不打吧,他當爹的威嚴放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