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葉居禮那會兒,葉奔跟著皇帝老爺都已經大下半個江山了,家眷們住的地方也都穩定下來了,葉奔想著到底是得讓孩子讀點書,秉持著第一個號不行,萬一小號養成了呢,葉奔和鄒氏還走了鄒氏娘家嫂嫂小顏氏的路子,將葉居禮送進了顏家的族學。
顏家那是十幾代傳下來的詩書世家,甚至據說顏家還是顏回的后人,這樣的世家家中的族學自然也是極好的。
偏偏,這一個號也實在是不怎么行。
葉居禮進了顏家族學不過幾日,就完全跟顏家的那些子弟們打成一片了,然后帶著一大半的顏家子弟逃學去逛街了。
這絕對是顏家有族譜以來發生的最離譜的事情,原本鄒氏的嫂子小顏氏跟族里的關系也就不怎么好,這叫葉奔和鄒氏哪還有什么臉面把孩子再往顏家族學送。
葉奔那個時候只當葉居禮是淘氣,左右家里也不缺錢了,就想著不如請個先生來,單獨盯著葉居禮讀書。因為那些年一直打仗,普通人連生計都是問題,而葉奔說到底也就是叛軍將領,讀書人都看不上的,這先生還是個頗有名的讀書人,葉奔那是花了不少的錢財和人脈,這才請來的。
沒想到葉居禮就跟有人在他書里下了迷魂藥一般,一翻開就困。那先生是打也打了,罵也罵了,葉居禮就是一碰書就困。
甚至,那先生都開始以為,葉奔這個大老粗把自己“請”過來,就是為了來羞辱自己,讀書人向來是氣性大,那先生便連夜收拾了東西,直接就舉家搬走了。
這搬走還不算,還特意寫了文章來罵葉奔。
葉奔在外打仗這么多年,難免有些不好聽的名頭跟著葉奔,對那個先生寫的文章,葉奔倒也不怎么介意,不過就是罵了幾句大老粗之類的話,這種話,葉奔早就聽習慣了。
但饒是葉奔再對小號寄予希望,到這會兒也放棄了。
這么兩次下來,再加上葉奔自己也是一個被皇帝盯著讀書都沒看進去半本書的人,葉奔就對他們葉家人能讀進去書不抱有希望了。
“左右孩子還小,他喜歡讀書,就讓他試試。”鄒氏勸道。
葉家和鄒家是八百年沒出過一個能讀書的,可人余姨娘是秀才家的姑娘,萬一孩子繼承了余家的天賦呢。
鄒氏想起余姨娘生前,跟人講話的時候都是溫溫柔柔的,實在好聽得緊,不由得反駁道,“怎么,你們老葉家的種子讀不進去書,還不興余妹妹家的血脈讀不進去了”
葉奔不敢反駁鄒氏,再加上他想起余姨娘在的時候,勸自己的話都講得彎彎繞繞的,確實是個讀過書的人,便也順著鄒氏的話說。
“好好好,讀讀讀,讓三兒讀書去。”
按照前頭兩個的經驗,最多幺兒讀上半個月,不是他鬧著不愿意讀書了,就是先生不愿意教了,到時候再讓幺兒習武也來得及。
葉奔心里美滋滋地給自己點了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