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今除了北邊的燕云十六州以及南邊以外,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了,世家就不敢再在明面上跟皇帝對著干了。
全家都不出去做官,那更是做不到啊。但凡族中有一整代人沒出仕,那估計世家得名頭都能跌沒了,沒人做官的家族,那還能是世家嗎
為著兩方都能放心下來,就只能想出兩方聯姻的法子來了。
不僅僅是皇帝的兒子,連帶著跟著皇帝打天下的那些兄弟們家的長子,都統統打包拉了去跟世家們聯姻。
正好,這還能緩解一下朝中文臣和武勛之間的矛盾,簡直就是一舉兩得。
當然皇帝也不是隨便拉煤保纖,雖說是挑選世家女與皇家還有武勛家結親,可也不是順便挑人的,挑得都是那些原本就親近皇帝這一派的,又家中子弟出息有能力的世家。
比如盧氏,她的父兄皆在朝中做官,而且官聲很是不錯,她的叔父更是如今在編寫四書五經集注,這是在為本朝重開科舉做準備呢。
比如,與葉居義定親的王氏。她的祖父是世家中為數不多的在當今還是潛龍在淵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向當今示好了,是個難得的識時務的人。
說起來,這聯姻自然是千好萬好,唯有一點不好的就是,世家與這些剛剛得了高位的武勛們的生活習慣,那實在是不太一樣。
世家傳承了那么久,那講究的都是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但武勛們那都是草根出身,能有什么講究。
世家貴女們嫁到武勛家里,這就難免有些不適應。像盧氏這樣,在小細節上會露出些與武勛家的格格不入來,這都已經算是好的了。
甚至有些,成婚不過幾個月,已經鬧成了各過各的了。偏偏聯姻的都是各家的長子,這長子長媳這將來都是要襲爵掌家,照應家里的弟妹的。
鬧成如此,又如何收場。
所以,鄒太太才會讓鄒氏不如早日將兒媳婦娶進門,那也好早早地調教起來,也省得日后鬧得雞飛狗跳的。
“王家說是疼女兒,要多留幾年他們家大姑娘呢。”鄒氏也想著早日將兒媳婦娶進門呢。
當武將的,雖然升官比那十年寒窗以后還得從七品的小官做起的讀書人快上不少,可也不得不說,武將這個行當實在是危險得很。
將軍百戰死,古往今來,多少的將軍士兵都馬革裹尸,戰死沙場的。
葉居義走得既然是武將的路子,將來必然是要上戰場的,早日成婚,說句難聽的,好歹將來能留下一兒半女。
但人家王家說要多留女兒幾年,這也是人之常情,鎮國公府也無話可說。
“人家也是疼女兒。”
等過了辰時,過來拜壽送禮的人就陸陸續續開始上門了,鄒太太也不敢在萱壽堂高坐著了,連帶著鄒氏都被拉去跟那些太太奶奶們寒暄了。
葉居敬看著眼前兩撥人涇渭分明,自然而然就以為,這兩撥人里,大概是一波是那種文官清流,一波就是他和鄒嘉木這種家里世代有爵位的世家了。
這看著也十分地明顯。
這兩撥人中,有一撥人肉眼可見地穿得要比另一撥人精致,畢竟文官清流向來是喜歡穿得簡樸一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