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葉居義的婚事也就提上了議程。
為避免夜長夢多,葉居義的年歲又擺在這兒,所以鄒氏就與太子妃商量著今年就完婚。
定國公府周家跟葉家也差不多,都是祖上八輩子都是泥腿子出身,到了定國公父親那一輩這才跟著當今打仗發跡的,兩家自然是都沒那些繁瑣的規矩。
唯一不足的是,如今定國公府沒個能做主的長輩。如今的定國公年幼,還沒娶妻,原本定國公府的諸事都是由小周氏操持的,但如今涉及到自己的婚事,饒是再能干的人也不好插手。
太子妃雖說能做主,但到底是在宮里,等閑不能出宮去,但凡有什么事情要商量的,這得鄒氏進宮跟太子妃商議了,太子妃這邊在召了她弟妹兩人吩咐,實在是太過于麻煩。
太子妃便問皇后借了兩個掌事的嬤嬤去幫忙料理小周氏的婚事,又從老家明州將他們的姨媽接了來,這才勉強算是有了做主的人。
前任定國公雖走得早,但他卻是當年皇帝帳下的前鋒,打仗也撈了不少的戰利品。等當今登基以后,對定國公府又是十分憐惜,多有賞賜。
定國公府主子又少,如今剩下的不過就定國公和小周氏而已。是以,小周氏的嫁妝自然是十分豐厚,甚至比那些個世家嫡女的嫁妝還要高出幾分。
再加上皇帝和皇后都有賜下的嫁妝,太子和太子妃作為姐姐姐夫也填了六抬,竟然是有整整一百一十六抬的嫁妝,而且具是滿滿當當,沒有一抬是空抬。
曬嫁妝的時候不免有好事的人再議論起葉居義前頭那個婚約來。
“原本我還可惜鎮國公府之前與王家那個婚約來,王家可是百年士族,如今看來倒還是與定國公府的婚事來的實惠,旁得不說,就這嫁妝的,世家都比不上。”
“可不是,更何況,新娘子的姐姐可是太子妃。”
也就是王家沒人來,不然必然是要被氣個臉色鐵青的,但與王家沾親帶故的人家聽了,不免也覺得臉上無光。
兩家都算得上是如今京城里的頂級勛貴了,這婚事自然是辦的熱鬧。
作為新郎的親弟弟,葉居敬也被拉著去做儐相,唯一好的是,他到底年紀小些,勸酒也不會勸到他頭上來,但饒是如此,也是累得不行,甚至葉居敬都有一種比自己前世考鄉試都累的感覺。
看看小周氏那個人人夸贊的太子妃姐姐,便也知道,小周氏人品模樣都不會差了。更因為她的出身跟鎮國公府也相似,相處起來也融洽,小周氏又是個周全的,嫁過來沒幾日,小周氏幾乎把鎮國公府所有人都籠絡了,誰不夸她一句好。
連鄒氏的嫂子都得私底下說一句,“妹妹你這可算得上是因禍得福,居義這孩子婚事雖然有波折,可到底是否極泰來,這樣的兒媳婦我們可都羨慕得緊。”
說起來,魏國公府的大奶奶也不差,出身高貴,平日里行事也算是周全,只是出身世家,哪怕是有意收斂了,但到底也會偶爾露出些看不起魏國公府
泥腿子出身的做派,到底是跟魏國公府有些格格不入。
再加上顏氏也是世家出身,更是說起來算得上頂級世家,這就更加看不上兒媳婦故意偶爾露出來世家做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