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皇帝,則是坐在皇帝的寶座上,居高臨下地看著這場鬧劇,冷漠地仿佛底下吵架的不是他的
大臣,而如今帶著大軍凱旋而歸的也不是他的兒子一般。
“皇上,若要迎征北大軍得勝歸來,令幾個德高望重的大臣出城迎接也就罷了。”最終,底下的朝臣們還是吵出了一個結果來,“皇上您是天下之主,更是太子之父,斷斷沒有您親自去迎接的道理。”
皇帝聽了臉上也沒有任何表情,只撥著自己手腕上的那串珠子,轉動了幾圈。
皇帝不說話,原本還在為吵贏暗自欣喜的大臣們心里也開始打起了鼓來,當下整個大殿更是靜得幾乎落下根針來,這樣壓抑得氣氛,讓一些年輕膽子小的官員甚至恨不得屏住呼吸來。
“照著你們的意思是,兒子在外頭征戰了兩三年,朕做父親的,還不能提前迎一迎兒子,看看他在外過得如何好一個上下尊卑,竟全然是不用顧念著半點父子親情了”
剛剛那個吵贏了站出來回稟的大臣當時有多興奮,這會兒就有多緊張,只連忙跪下道,“微臣不敢”
“不敢我看你們倒是都挺敢的”皇帝冷笑了一聲道,“太子之事都敢置喙了,還有什么不敢的”
這些年,皇帝的威勢越發重了,又是這樣的疾言厲色,再加上皇帝這話在有心人聽來,那就是一語雙關,明面上說得是迎大軍和太子回京之事,但實則則是再說奪嫡之事。
“臣等惶恐。”大臣們呼啦啦地跪了一地,更是心里在后悔,若是知道皇帝這么掛念太子,就實在是沒必要在這檔口來觸皇帝的霉頭。
但這滿朝的文武百官里,也不乏有些眼明心亮的,自然是猜測得出來,皇帝或許并不是真跟太子這么父子情深,若皇帝真有這么記掛太子,那也不可能有今日在這大殿上的議論了。
大軍過幾日就要到京城了,八百里加急的斥候早在半個月前就已經把大軍回京的日期報來了,若是當今真想去城門口親迎大軍,又怎么可能等到這會兒。
不過是剛剛一邊倒地打壓太子,這叫皇帝心里不痛快了罷了。、
“皇上自然是掛念太子,但太子爺向來孝順,想必也不愿意讓您勞累,倒不如叫幾位皇子殿下們帶著百官出城迎接,一是也能全了太子的孝順之心,二則也能顧念了骨肉親情。”
皇帝原本也就沒打算過給太子這樣的體面,叫原本就連軍功這一塊都補齊了的太子再得這么一個皇帝親迎的體面,這樣的建議正好是給皇帝一個臺階下。
皇帝便擺擺手道,“就如此吧嗎,叫年長的幾個皇子們都去迎一迎他們兄長去。”
年長的皇子們帶著文武百官到城外迎接大軍回京,這消息很快就傳遍了京城,不知道的不免夸一句“皇子們和百官都得去城外迎接到底是太子爺領兵,不然哪有這樣的體面。”
但皇帝潛邸的舊城們卻不免私底下嘆上兩口氣,也不知道什么時候起,他們跟隨的大哥,就變成了皇帝了。
征北大軍將流落在外頭,歷經兩個朝代的燕云十六州奪了回來,光是這一條就足夠叫百姓們發自內心地敬佩這些將士們,連帶著這
幾日京城的氛圍都熱鬧了不少。